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题训练 2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题训练 2
01东城区 阅读《发问的精神》,完成第23—25题。(共8分)
发问的精神
启凡
①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其实这是一种损失。
②事物里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懂。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密库石室里的珍奇,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
③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
④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⑤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
⑥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
⑦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他因此抛弃尊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了佛教。
⑧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礼。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题训练 2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题训练 1
【考试要求】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提取、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能辨析论据类型,概括论据,按要求补写论据;能辨识、理解论证的方法和方式,理清论证的结构;能分析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议论性语言准确、严密、生动的特点;能辨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
【专项训练】
(一)做一只生命的"候鸟"
①在大自然中,每当严酷的冬季来临,不在少数的动物像狗熊一样,吃饱喝足,长...[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重难点突破 2
(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节选)
鲁 迅
①“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②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③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重难点突破 1
【议论文阅读要求】
1、 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2、 弄清文章的类别归属(立论、驳论或二者结合);
3、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并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4、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层次(纵式结构、横式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
5、认识、分析论据类型,具体分析其作用;
6、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7、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能抓住关...[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 5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5题。
在地球上空20至30千米的大气同温层中,聚集着占自然界总量90%的臭氧,这就构成了大气臭氧层。虽然其中臭氧的质量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1000000,但它却能吸收来自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正是臭氧层这一“生命之伞”,庇护着人类及地球的所有生灵!
19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后来英国的“云雨7号”卫星探...[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 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①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 2
(2011 模拟)怀柔区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 20~21 题。
(共 8 分) 琴里知闻唯绿水 茶中故旧是蒙山 选自《人民政协报》2010 年 3 月 2 日 A4 版(有改动)
①虎年春节前夕,蒙顶山绽放新绿,春茶已开始采摘。来自浙江、江苏等地的茶商顾不 上过节,跑到雅安抢购蒙顶山名茶。随即 2010 年第一杯蒙顶山名茶最早面世于京、沪。
②蒙顶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这里因常年雨量达...[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 1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重难点突破 3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解说事理的一种文体。学习说明文,要运用说明文的文体知识阅读说明文。我们以前学过多篇说明文,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死海不死》等。今天我们做说明文阅读分析训练,先让我们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说明文文体知识。
说明文文体知识
把握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重难点突破 2
目标点击二 说明的方法和语言
考点透视
说明方法历来是说明文阅读试题的“保留节目”。近年来,考查的重心逐渐由对说明方法本身的辨析转移到以对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理解为主。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一般来说是平实、简明、准确的,但也不排斥生动、具体、形象甚至模糊。而且近年来具有文学性或思辨性色彩的“科普作品”或“科学小品”常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而说明文语言的运用,不但是和说明的对象及...[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重难点突破 1
【考试目标】
阅读一般说明文,能捕捉重要信息,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概括说明的中心, 理解说明的顺序;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如下定义、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用图表等)及其表达作用,理解说明性语言平实、简明、准确的特点;阅读科技作品,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重点突破】
目标点击一 信息的获取与加工
考点透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评价建...[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