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高考-如何正确使用语文常用熟语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高考-如何正确使用语文常用熟语

【考纲解读】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D级(表达运用) 正确理解词语(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熟语)等,其中不仅有词语(熟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1)成语辨析。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六类。 (2)谚语、俗语、歇后语和惯用语辨析。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几类。 【粤题精讲】 1、(2008年广东)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B.怨声载道C.义无反顾D.怒形于色 名师剖析:本题与以往的出题方式不同,在一段中连用几个成语,这是本套试题的变化之一。A项,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项,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群众普遍不满。C项,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D项,怒形... [ 查看全文 ]
2012-05-18

专题推荐:

2012高考-如何正确使用语文常用熟语的相关文章

2012高考-语文复习考前知识大全(三)

1.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8.五等爵位...[ 查看全文 ]
2012-05-18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考前复习知识大全(二)

1.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 查看全文 ]
2012-05-18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考前复习知识大全(一)

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 查看全文 ]
2012-05-18

专题推荐:

2012高考-学好语文,要下苦功夫

语文是一座高峰,要想登上峰巅,就得下苦功夫。 我很想翱翔于高耸入云的峰巅,叱咤风云,气吞万里如虎,但是我不能,十几个春夏秋冬以来,仍俳徊于山脚下,我不甘心。 但是我坚信,即使命运再色历内茬,也将屈服于勇者,俯首于强者,更是人们希望,坚韧和热情的手下败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有多少人不是在沼泽地中撑起了一片青天?吴敬梓落泊一生修儒林;曹雪芹满腔热情寄红楼;李世民不念手足终成帝王……。 况且,我还不至...[ 查看全文 ]
2012-05-18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的学习环境

自语文单独设科以来,语文教育界就不断探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各种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层出不穷,语文教育在某些地区、某些方面确实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可是从整体上讲,学生的语文水平并未出现多大起色,硕士生、博士生写不出一篇上档次的文章,高中生错别字连篇,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语文教学中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正如有人指出,透过中学生的作文,我们看到的不是一张爱思考...[ 查看全文 ]
2012-05-18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常用修辞作用特点的复习

 1、比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 查看全文 ]
2012-05-18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常用熟语100条

熟练掌握高中语文熟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因此高中生掌握好一些语文熟语是有必要的,下面笔者与同学们分享的一些高中常用语文熟语。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 查看全文 ]
2012-05-18

专题推荐:

高考语文:必须掌握的100个成语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 查看全文 ]
2012-05-18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针对考点,求“实”求“活”

 一、针对考点,求“实”求“活”。识记能力的考点(字音、名句):练要短平快,化整为散,要抓反复,抓订正,重整理;记要记得死,背得硬,写得准(特别是名句默写),不死记硬背。分析、鉴赏能力的考点(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不贪多,力求一篇一得。 二、针对题干,求“辩”求“合”。答题从审题开始!要树立审题意识。题目“无一字无来由”,审题要准确全面,防顾此失彼,防挂一漏万。审题重在“辩”,要辩识题干中的关...[ 查看全文 ]
2012-05-17

专题推荐:

2012高考语文-语言运用方法指导

 高考语言运用题是高考命题人最煞费苦心的题目,其变化多端的特点被誉为高考的“变脸王”。纵观近三年来的各省自主命题试卷,都会推出一些赏心悦目的新鲜题目,它们贴近教材、贴近生活,既强调回归教材,又重视把握时代脉络,取材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题目内蕴还会彰显地域特色,弘扬民族文化。 我们仅以2010年和2011年的高考试卷中的第六大题为例,比如2011年福建卷考了根据拼音填写汉...[ 查看全文 ]
2012-05-17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2年度述职报告 语文老师述职报告 如何写辞职报告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西语文教师招聘 语文教师招聘 2012年12月思想汇报 党员思想汇报2012年1月 2012年3月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2012年6月 山东省2013年高考 北京历年高考人数 江西省高考政策 2015江西省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5广东高考总分 2015北京高考总分 2005上海高考英语 北京高考总分 江苏省高考总分
热点推荐
高考生物知识点 高考议论文素材 高考题库 高考英语知识点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高考历史答案 高考历史题库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高考满分作文700字 高考政治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