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宜昌中考语文试卷(2005)的相关文章推荐
宜昌中考语文试卷(2005)
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使用)
(考试形式:开卷 试题分书写、阅读、写作三部分 卷面分数:120分 考试时限: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卷。
书 写(3分)
请将上面这则纪伯伦的名言抄写在格子里。
阅 读(57分)
一、下边的古诗、联、文,表现了古代的高雅之士对自然之美、环境之美的热爱和追求。请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下边几段材料,然后答题。(本题共7小题,计14分)
【材料1】
书湖阴先生壁①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材料2】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a)林间自在啼。
【材料4】
养鸟有道□郑板桥
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尔。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zhōu jiū),如《云门》、《咸池》之奏;及(b)披衣而起……见 (1) 扬翚振彩③,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 (2) 乐而已。大率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
【注释】①这是作者题在湖阴先生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 ②排闼(tà...
[ 查看全文 ]
宜昌中考语文试卷(2005)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名句冲刺题
⑴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
⑵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
⑶____________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1分)
⑷《江城子·密州出猎》下阕中,用“____________ ”描写了词人苏轼的外在形象,又以汉太守冯唐自比,并用“_________...[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句子含义题如何解答?
“推敲和体味文章中重点词句的意义和作用”是初中语文学习课标中的明确要求,因此,词语含义和句子含义几乎成为逢考必出的一类题型,常常出现在现代文阅读的第二或者第三题,4到6分的分值,考频和分值都很高,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解答句子含义题的思路应该找准两个方向,分三步走。
两个方向是要回答句子的本义和深层意,要准确答出这两层意思,需要分三步思考。
第一步从句子本身出发,找出和解释关键字词,进而答出句子的本...[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语义衔接题解题技巧
语义衔接题主要要求语言连贯,语句的连贯是教学大纲对中学生语言运用方面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由于它能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北京中考也是全国中考的热点和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分值2分。考查题型主要分衔接和排序两大类,是学生基础知识部分容易丢分的题目之一。要做好语言衔接题,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围绕一个中心,保持统一的话题。
一般情况下,在一句话中要保持主语不变,...[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具体解题步骤
中考大纲中有一条要求“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所以词句的考查历来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因此考查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是记叙文阅读中逢考必出的热点也是难点。
实际上对于词语含义的考查,重点考查的是语境义。对于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使用。这是对中学生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概括能力的综合考察。而词语的本义也就是字典义,是大...[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考场作文应试指导
古人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写文章应该讲究文采。如果语言干瘪,不生动,不形象,缺乏美感,就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也就不能更好地达到写作目的。反之,语言优美的文章,使人读后如饮醇酒,久而弥笃。况且,高考《考试说明》在写作的发展等级中有一条明确规定:文章要有文采。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指词语华丽,而且还应指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内在韵味,一种"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的境界。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说明文题型分析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中考阅读必考的三大文体之一,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考中占据了8分的分值,虽然这种文体很多同学初一就接触过,但是对于题目的命题角度和答题思路仍然不是很清晰,这里对说明文阅读的题目特点和答题方法做一介绍。
在中考中,从内容的角度来划分,一般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而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
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大进( ) ②平生于书 ( ) ③或答人简札( )(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一句...[ 查看全文 ]
分值60分的2012中考语文怎样写才能得高分?
最后冲刺复习阶段,一些考生往往会忽略作文,总认为作文水平不会在短期内有一个大的提高。那么,分值60分的作文怎样写才能得高分?科学院中学语文备课组组长杨根平、兰州十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张宏仁两位老师联袂给出了建议:新颖的角度、巧妙的构思、深刻的立意、新鲜的材料不能少,敢于抒发个人真情实感的同时,要做到稳中适度创新,切忌陷入诸如恋爱、“愤青”等写作禁区,要从小处落笔,于大处着眼,展现出当代中学生对自然、...[ 查看全文 ]
龙岩中考语文试卷(2005)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26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9分)
6月1日下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缓缓地走出联合国总部会议厅,面对蜂拥而致的记者,面色严俊地说:“‘四国联盟’(日本、德国、印度、巴西)提出的要求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草案危害联合国的改革进程,如果四国下周将这一决议草案付(zhū)表决,中国将投票反对。”面对咄咄逼人,志在必得甚至摆出(...[ 查看全文 ]
潜江等四市中考语文试卷(2004)
卷面书写(3分)
全卷书写规范、美观,得3分;卷面整洁,书写认真,得2分;卷面较整洁,书写较认真,得1分;乱涂乱画的,不给卷面分。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共15分)
1.默写。(7分)
①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 ”。
⑤...[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