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中考政治二轮复习 10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政治二轮复习 10
第六课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它的核心内容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族、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它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族、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大约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不发达,表现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
3.怎样正确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国防、教育等,而经济建设则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工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同志的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真谛。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政治二轮复习 10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政治二轮复习 9
第五课
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是什么?如何理解?(或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13亿人不可能都去直接管理国家,只能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去管理国家事务。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政治二轮复习 8
第四课
1、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与这一基本国情相适应,我们国家必然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这一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凡是符合“三...[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政治二轮复习 7
第二课
1、什么是责任?为什么要认清责任?
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它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
只有认清自己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责任,才能扮演好自己的多种社会角色,作出符合自己身份要求的行为,担负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从而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社会成员。
2、 如何理解承担责任总会付出一定的代价?积极承担责任有什么意义?
承担责任的代价: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影响发展自己的兴趣和...[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政治二轮复习 6
初三政治中考重点知识问答
第一课
1、什么是公平和社会公平?
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社会公平主要表现为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
2、为什么要维护公平?
社会需要合作,更需要良好的合作。公平是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政治二轮复习 4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1)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2. 我国人口形势的严峻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使就业压力加大;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总之,人口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政治二轮复习 3
专题31 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产生、特点及具体内容
产生: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时俱进。
具体内容: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然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去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政治二轮复习 1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三个文明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
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的地位。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政治高频考点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给全球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活力,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逐步增加对贫困国家的发展援助。
2、在文化建设方面:与世界各国交流、学习,让中国文化源源流长融入世界。让中国文化魅力让世界人民领阅,让世界人民生活更精彩更丰富。
3、我们的责任: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有担当和平的重任,让世界人民共享阳光雨露,和平共处,美好生活。为此,我...[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政治高频考点 国策经纬
国策经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代表”、可持续发展。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兴国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强国之路:改革开放。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经济全球...[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政治高频考点 财富之源
第五课 财富之源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树立财富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创造财富。
知识目标:知道创造财富的源泉;理解勤劳是创造财富的基础,科技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创造财富的源泉;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难点: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培养爱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复习提问: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