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用研究性学习思路,高考理综试题迎刃而解的相关文章推荐
用研究性学习思路,高考理综试题迎刃而解
用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很多试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特点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随着基础教育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的推进,研究性学习已从最初的兴趣小组、活动课、专门必修课,发展到越来越广泛地向学科教学渗透。作为“指挥棒”的高考,近几年在一些试题中也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研究性学习试题最早走进高考是在单独命题的上海。
2001年,上海“文综”卷中的研究性学习试题如下:
课题一:小区居民用水问题的探讨
课题二:近代文化名人云集多伦路原因考究
课题三:上海市中学生自行车牌照税交纳现状调查
“理综”卷研究性学习试题如下:
课题一:上海市民加入“中华骨髓库”心态调查
课题二:上海地区太阳能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课题三:上海地区降雨酸度的调查研究
两卷试题均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所选试题的名称,并简述选题理由
2、简述你的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
3、(预期)该课题最终的结果是——
由于当时研究性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试题考察的只是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步骤过程的了解。2002年,体现在全国高考中的研究性学习试题其难度明显增加...
[ 查看全文 ]
用研究性学习思路,高考理综试题迎刃而解的相关文章
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及策略,减少高考理综考场失误
理综是高考系列中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它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要想在这三门学科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在这最后的一个月中学会思考。
回到本质上,物理事实上就是世界万物的自然之理,所以在做题时我们可以想象,物体究竟是怎么运动的?许多同学往往只顾着计算,却没有真正考虑运动过程,这样往往会遗漏一些情况或判断失误。而化学则是微观的物理,它的核心是微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多想想,它为什么变化,在什么条件下...[ 查看全文 ]
高考理综考前复习准备详解
还有几天就要高考了,很多同学们都会感觉十分迷茫,不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应该看些什么,还该不该做题,也不知道该如何调节心态,尤其是理科综合。平时学习的时候是三门,到了考试时突然变成了一门,是不是有点无从适应的感觉呢?我就以自己的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下理科综合的考前复习准备。
理科综合主要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它将三门课的知识融为一体,体现了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没有真正仔细观察过三门课的联系与区别的学生...[ 查看全文 ]
2012年高考临近,理综备考四建议
理综在高考实施中虽为“一科”,但却占据了高考总分750分的40%,即300分,比具有相同考试时间(2.5小时)的语文学科高了一倍,所以。理综发挥的好与差对高考成绩尤显重要———所谓“成也理综,败也理综!”。因此,临近高考,澄清几个认识很必要!
1.少啃难题,潜心梳理
经过高三一年的复习,应该说题已经做得不少了,现在离高考只有约1周时间,不要再沉湎于各种“最新模拟练习”、“仿真试题”中———“题海”...[ 查看全文 ]
高考理综复习中应注意的七大问题
影响考生发挥水平的因素
对“综合考试”这种形式心理准备不足。因为平时学习和练习总是单科进行,答卷时,三科独立组合,相互干扰,缺乏统一性,导致考生顾此失彼,漏洞百出。如有的考生为了提高总分,按出题的顺序采取了先答生物题,再答化学题,最后答物理题的策略。但在操作时,可能答生物和化学用时间较多,留给物理题的时间太少,部分考生不得不采取放弃物理的错误作法。以至较容易的物理题也没有拿到应得的分,直接影...[ 查看全文 ]
高考理综应试技巧
选择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
理综答题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很多同学因为时间安排不合理而不能答完试题,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同学们应该有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
有的同学习惯按试题编排顺序做题,这样的话,选择题21个,约占45分钟,非选择题10个,约占105分钟,注意有所加减;最后两个生物题,必须留够20分钟左右的时间,遇到难题绕过去,不要纠缠费时。
有的同学习惯按科目集中做题,可减少思维跳跃,这样的话,各科所用...[ 查看全文 ]
高考理综复习指导:注重实验及命题突出能力
化学:试题内容有调整今年化学高考试题内容有调整。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中的物理性质部分不再做具体要求。实验部分删去了有机化学中乙烯的制备、中和滴定实验、纤维素实验;概念方面删去了平衡常数。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会降低定量计算的要求。
同时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要提高要求;研究性学习中增加了一项测定汽车尾气的选修内容、纳米及其应用也列入到考试范围。
复习首先要依据《考试说明》。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的落实,注...[ 查看全文 ]
高考数理化科目的应试技巧
慎做容易题,保证全做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巧做较难题,力争得满分。
这是老师们总结的一些关于高考数理化科目的应试技巧。他们建议考生,考试时要遵循“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原则,对基本题不要掉以轻心,对难题也不要轻易放弃。
选择题“避繁就简”
高考中,选择题不但多,占分比例也高,其分值占到试卷总分的40%。
解决选择题的关键是速度,答题时间应控制在40分钟以内,速度越快越好,避免“超时失分”现象...[ 查看全文 ]
名师解读2012年福建地理高考考试说明
地理
题型示例更具福建特色
解读者:福建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组长、高三文综备课组组长黄修清
变化
2012年高考文科综合的《考试说明》,涉及地理部分的考点,和去年相比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题型示例换成近几年福建自主命题的文综题,更体现福建特色。
去年我省的文综高考卷被反映偏难,而地理又是其中较难的,题目都是原创,学生没怎么接触过,入题较难,思考时间过久,估计今年的地理难度可能会有所降低。不过,在今年高考...[ 查看全文 ]
名师解读2012年福建物理高考考试说明
物理
题例难度界定更清晰
解读者:福州一中物理组教研组副组长林同春
变化
今年的《考试说明》,在能力要求、考试范围与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试卷结构等方面与去年保持一致。
特点
今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中难度的界定更加清晰;“参考试卷”中的试题设计新颖,更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诠释了《考试说明》对高考试卷的有关规定,更能体现能力立意的意图,更好地阐释了《考试说明》要求的难度与区分度,更能发挥引导...[ 查看全文 ]
名师解读2012年福建政治高考考试说明
政治
稳中求新稳中求变
解读者:福州一中政治教研组组长吴心欣
变化
今年的《考试说明》,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与往年保持一致,仅部分内容作个别调整。多数考点保持不变,个别考点进行修订与调整。其中调整表述的考点14条,增加考点2条,删除考点3条。
调整后的考点与全国大纲保持一致,同时表述更为科学,使考点更加明晰。例如,“发展生产力的意义”改为“发展生产的意义”:调整后除了应把握大力发展生产...[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