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中考生物冲刺 从种到界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生物冲刺 从种到界
从种到界
学习导引
重点和难点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马”的分类过程及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的应用;难点是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种是七个等级中最低的。同属于较低分类等级单位中的生物,相互之间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随着分类等级的不断提高,其共同特征越来越少,亲缘关系也越来越远。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诸如“大型猫科动物”、“两栖类”、“哺乳类”等词语,同学们不要将这些词与分类等级弄混淆了。
关于“种”
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种”是自然界中惟一客观存在的分类单位,其他的分类单位是综合了各种因素之后而人为设定的。“种”又被称为“物种”,物种之间是有明确界限的,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互不交配,即使交配也不产生后代,偶然产生了后代也是不可育的,这在生物学上叫做“生殖隔离”。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的基因库,与其他类群存在生殖隔离的类群。
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生物分类主要以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为依据。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人们认识生物,了解各个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掌握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规律,为更广泛、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丰富的生物资源打基础。
知识闯关
1.马和斑马是同一个属的动物,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生物冲刺 从种到界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综合测评 6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综合测评
1.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A.酵母菌; B.乳酸菌;
C.枯草杆菌;D.霉菌。答〔 〕
2.细菌和真菌分解作用的产物不包括:
A.无机盐;B.水;C.二氧化碳;D.葡萄糖。答〔 〕
3.下列哪种变化原理与肉汤变质类同?
A.西瓜由生变熟;B.玉米植株由矮长高;
C.香蕉果皮由黄变黑;D.苹果表面由青转红。答〔 〕
4.下列哪种生物可以在酿酒前作为菌...[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生物冲刺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TRS_AUTOADD_1254019844982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54019844982 P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540198...[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生物冲刺 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内容梳理
本章内容由三节组成,教材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来编排的。在本章的学习中,首先要掌握用什么方法能肉眼看到细菌和真菌,并能证明细菌和真菌的存在,然后要掌握细菌和真菌在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上的不同特点。
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关键是理解菌落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变质或发霉的现象,这实际是细菌或真菌不断增殖的结果,我们肉眼看到的“变质”和“发霉”斑点就是菌...[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生物冲刺 细菌
细菌
#TRS_AUTOADD_1254100205740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54100205740 P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54100205740 TD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生物冲刺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内容梳理
生物圈是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统一整体,因此,本章分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两节。
关于本章内容的学习,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首先要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动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每一种动物都是食物链(网)的重要环节,其数量过度增长或锐减都会影响生态平衡。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生物冲刺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学习导引
重点和难点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难点是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的含义。
生态平衡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生物冲刺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综合测评
1.几乎所有的灵长目动物,像猕猴、黑猩猩等,都过着等级森严的群居生活,下面与它们群体中“首领”的产生关系最大的动物行为是:
A.贮食行为;B.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D.捕食行为。答〔 〕
2.蜜蜂、白蚁、猴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重要特征是: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D. A、B、C都是。答〔 〕
3....[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生物冲刺 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
学习导引
重点和难点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难点是探究“蚂蚁的通讯”。
动物的社会行为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不是同种生物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彼此分工合作、进行交流、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许多弱小的动物和性情温和的草食动物都是集群生活的,比如蜜蜂、蚂蚁、野牛、羚羊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容...[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生物冲刺 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
学习导引
重点和难点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以及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难点是认识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关于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必须有运动系统的参与,但是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动物的运动是身体各系统协调配合的结果。骨、关节和肌肉是动物运动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生物冲刺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综合测评
1.下列这些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哪一组都是无脊椎动物?
A.海龟、鱿鱼;B.海蜇、青蛙;C.蜘蛛蟹、章鱼;D.鲤鱼、河蚌。答〔 〕
2.鱼的呼吸器官是:
A.鼻孔;B.鳃;C.口;D.鳔。答〔 〕
3.观察了蚯蚓的外部形态后,小青同学对蚯蚓的外部形态做了下列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节;B.身体前端有口;
C.身体腹面粗糙,有刚毛;D.体表干燥。答〔 〕
4.蝗...[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