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历史复习 中华文化的勃兴 2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历史复习 大变革的时代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山东省高密市育才实验中学 付桂花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的典型代表。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山东省高密市立新中学 孙洪波
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春秋争霸
齐国、晋国的争霸过程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典型和缩影。齐国、晋国都是通过改革和整顿内政,发展生产,组建强大的军队来实现富国强兵,从而以政治或军事的优势来达到称霸的目的。因而,通过改革达到强国的目的,通过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来相互影响,是这一历史...[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灿烂的青铜文明
七年级上册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山东省高密市第五中学 陈付香
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铸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它的制造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于夏朝,鼎盛于商周时期,它的制造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在处理这一重点问题时,除应注意讲清青铜制造业的上述特点外,还应强调自夏至西周青铜文明的延续...[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七年级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山东省高密市康成中学 凌广杰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夏朝的建立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这也是我国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原因。夏朝的建立,要掌握以下几个规律性的问题:一是衡量历史进步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中华文化的勃兴 1
七年级上册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山东省高密市康成中学 王振邦
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如何区分诸子百家及其思想
单纯地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或者是了解他们的思想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但让他们“对号入座”,对初一学生来说存在认知困难。
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简单化,如儒家的仁爱,道家的转化,墨家的非攻,法家的改革...[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华夏之祖
第3课《华夏之祖》教材解析
山东省高密市康成中学 王振邦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材解析
山东省高密市瑞发学校 魏正福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把握好这两个原始农耕文化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材解析
山东省高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宗彬(特级教师)
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北京人
北京人是我国发现的保留原始遗存最多的原始居民,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这明显地表现在北京人的头部上,尾骨粗壮、前额低平、嘴巴前伸,很像猿类。但他们手脚已经明显分工,手脚的分工,可以把手解放出来从事劳动,从而促进了大脑的进化、语...[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中华文明的起源
知识梳理:中华文明的起源
河北 任素君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原始人群时期
1.元谋人
(1)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3)生产生活情况:会制造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知道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
(4)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北京人
(1)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2)时间:距今70万年~20万年。
(3...[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冲刺试卷
一。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6分)
1.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发展了封建制度
B. 都有利于中央集权
C. 都巩固了统治者的政权
D. 都只实行了很 短的时间
2.中国,是四大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秦朝的措施中,对中华文化传承起重要作用的是
A. 统一度量衡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3.北魏孝文...[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