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中考历史复习 戊戌变法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历史复习 戊戌变法
教材解析:八年级上册第7课 戊戌变法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新保安中学 薄会娜
一、知识梳理
戊戌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由于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最后以失败告终。这次运动一共持续了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运动的导火线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领导人是康有为、梁启超等。序幕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戊戌变法运动从开展到失败的艰难历程,重点叙述了变法过程中的几个典型事件。
本课的重点之一是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维新变法作为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活动是从“公车上书”开始的,教材中这一目所占篇幅很少,教师可利用“公车上书”的插图和康有为寻求出路的资料设计如下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为什么人们在拒签条约的同时又请求变法?……根据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为使讨论能深入进行,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则从多方位加以引导。如让学生从帝国主义侵略方面,从清政府内部矛盾方面,从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从民族资产阶级经济政治要求方面对比归纳,帮助学生构思对变法原因的历史叙述,对运动于19世纪末在中国...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戊戌变法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历史复习 洋务运动
教材解析:八年级上册第6课 洋务运动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新保安中学 薄会娜
一、知识梳理
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这些人都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师夷长技”,富国强兵,以维护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一、创办军事工业;二、创办民用工业;三、筹划海防;四、培养人才。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材解析: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湖北钟祥市柴湖二中 张杨玉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但他们贪婪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 的要求,遭拒绝后,在此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因为这...[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明清文化 2
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青城中学 杜建平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分析
1.古典小说的高峰
综述:明朝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众多的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表达人民反抗封建统...[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明清文化 1
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青城中学 杜建平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分析
1.北京紫禁城
(1)修建: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
(2)组成:北京城分宫城(紫禁城、故宫)、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后来又在京城南面加筑了外城,位于外城的天坛很有特色。
(3)特点:北京城以万岁山为核心,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从这里...[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明清经济的发展
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 高会学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原因:A.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B.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 C...[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 陈秀春
一、知识梳理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明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24年)
2、郑成功 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赤嵌楼之战,荷军投降;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归祖国。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
4、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湖北省钟祥市柴湖二中 张杨玉
一、知识网络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以后,即清朝初期,实行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度,当时君主的权力有限。为了促进君主集权的加强,雍正建立军机处。军机处设立后,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这样,地方军...[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对外的交往与冲突
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对外的交往与冲突
甘肃省岷县城关中学 吴自兴
一、知识梳理
1、郑和下西洋
背景及目的: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过程:1405—1433年,郑和的舰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意义和作用: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复习 明朝君权的加强
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甘肃岷县城关中学 吴自兴
一、知识梳理
1、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元朝末年,政治极度混乱腐败,灾害频发,各地农民起义军大规模起兵反元。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的朱元璋少年丧亲,入皇觉寺为僧,后投入郭子兴的起义队伍,并逐渐成长为起义队伍的领袖。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后改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元朝灭亡,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2、明太祖加强君主集权的诸措施。为...[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