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1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1
诗歌鉴赏之要诀
学生:做诗歌鉴赏题时,我总是理解不了诗歌的含义,无从下手,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老师:这位同学所说的情况是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古诗词鉴赏最大的障碍是自己积累的太少,或不知道积累哪些知识,另外就是没有认真研究诗歌本身。一般来说,从事一份工作,就要有与这份工作相关的知识才行。比如说要开车就要知道交通规则以及开车的程序,还要知道车的方向盘、刹车、离合等的位置和操作方法等等。但并不是说知道了这些就会开车了,还应该多实践,要把相关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实践体验。同样,做诗歌鉴赏题就应该知道与诗歌鉴赏有关的知识,如诗歌的题材、表现手法、典型意象等。
学生甲:我知道的主要表现手法有烘托、用典、虚实结合、象征、联想、想象、借景抒情等。
老师:对。还应该知道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意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有关;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子归鸟等,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冰雪、松、菊、梅、竹等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和品格的高尚;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多抒发闲情逸致;杨柳、兰舟、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多用来书写离别之苦……
学生乙:此外还应该多看些关于诗词鉴赏的文章,多读写诗词,掌握鉴赏的步骤、要领和术语,另外还有作者的生平...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1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0
解题技巧
理解现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李由富
词语是构成文中的基本建筑材料,文章表意是否明确,意蕴是否丰富,与词语的运用有很大关系。因此正确理解某些词语的语境意义,特别是理解那些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词语的含义,对于全面准确地抱我文章主旨,鉴赏文学形象,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题指津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答题原则
要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通过分析词语的搭...[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29
经典古诗词阅读之
爱 国
龚秀芬
主题综述
古人云“位卑未敢忘忧国”,更何况那些怀揣着建功立业梦想的文人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使他们不甘心仅仅做一介书生。忧国忧民的杜甫、有英雄气的大文豪苏轼、以词为号角的辛弃疾、一生不得志却时时渴望北定中原的陆游……这些胸怀天下的文人把一腔爱国热情抒发到了极致。
真题展示
1、(江苏镇江中考试题)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28
中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曹植喜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鉴于此,诗歌鉴赏题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的题量和分值呈逐年上升趋势。诗歌鉴赏题涵盖十分丰富,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从作品到作者,从课内到课外,经常涉及文学常识、诗意理解、形象感知、语言品味、技巧分析等内容。从题型设置上看,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兼有,但侧重主观表述题,...[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27
立意系列讲解之:
反向立意意趣新
周国安
写作指津:
每年中考,考生在立意方面最严重的问题,是“立意平庸”。你题目是“和谐”,于是一窝蜂地抢着说和谐的意义、和谐的益处;你题目是宽容,又不约而同地申述人应该宽容不应该苛刻。道理当然不错,但毕竟太过于“显而易见”。当十人、百人、千人、万人都在重复这显而易见的道理时。阅卷者的感觉会如何?
这种立意上的平庸,一方面是青少年的从众心理使然,习惯跟大家想到一起...[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26
“综合性学习”题型解析
石小兵
题型点击:
【考点导航】
“综合性学习”是适应新课程需要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综合性学习”的考查是新课标实施后中考语文的一个新亮点,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为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之外,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25
中考病句修改试题修改方法指导
木之本
病句题是一种传统题型。也是中考“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学会辨析和修改病句,有利于正确运用句子来表情达意,这也是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之一,无论中考如何改革,它仍是一项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因此,这一类题型一直受到各省市命题者的青睐。
病句修改题一般以选择题、句子修改题、语段修改题三种形式出现。考查的水平有三个层次:能识别,能修改,能使用符...[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24
内容理解能力
刘慧文
考点阐释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抓住文中最本质的东西,归纳出文章的内容要点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并用恰切的语言表达出来,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整体阅读的能力。
典例分析
在理解文章内容时,要求学生能够在快速阅读文章内容的同时,找出文中的重要句子或概括文中的主要信息,进而理解文章的相关内容。下面结合2008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语文阅读试题,来谈谈此考点应...[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23
现代文阅读演练
外婆的小河
谢志强
①“前边有一条小河。”外婆肯定地说。
②外婆昨天从乡下来到我们这里。她几次捎口信,说要到城里来,可乡下家里那一摊子又放不下,不放心哟。其实她无非是替晚辈操持零碎家务。养鸡养鸭,烧饭炒菜,都是她做媳妇起就忙乎着的事情,她却像头一回做那样新鲜、认真。我知道,农村那个院落门前淌过一条小河,她常在小小的河埠头洗菜、淘米、浆衣。
③“这是在城里,哪里有小河?”我懒懒地说。...[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22
现代文阅读演练
藏根草
好一座颇有古堡风度的万佛阁,被人遗忘在大殿的背后,断了香火,受了冷落。
“瞧,那是什么?”
我们从它的身边走过,忽然发现它那灰暗的阁壁上,飘出来一缕又一缕鲜鲜活活的生命亮色,宛若一群藏在阁楼里的少女抛洒下来的掩面绿纱,情怯怯地朝我们招摇。
是长青藤么?长青藤没有它这样的优雅;是牵牛花么?牵牛花没有它这样的美丽。
我们认不出,更猜不透:在这石头墙上,存不得雨水,见不到土壤,这...[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21
文言文阅读演练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 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