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6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6
文言文阅读要善于借助
文言文阅读历来是中考易丢分的一项。中考的文言文阅读,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扫读一遍,大致了解文言段是什么文体,如果是记叙文,那么要知道写的是谁,大致是怎么一回事。这时,一定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具体语句上,要把有些看不懂的地方暂时放过去,顺着往下读,借助文段的题目,借助文段的注解和出处,借助设题和选择支,先弄懂文段的大致意思。然后,借助这个大致意思,反过去读第二遍,由于前边的粗读已经理出一点头绪,有了思考的方向,所以再读的时候,原来没弄懂的地方就变得比较好懂了。如果碰到比较难的文段,就要反复这样“串”几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有些同学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考生应该知道,所选文言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二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要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也要善于借助。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这一阶段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6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5
聚焦中考对名著的变通考查
——中考名著考查创新题型例析(一)
山东滨州 刘晓梅 张以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并且在附录部分重点推荐了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的篇目。让学生拥抱经典,与文学大师对话。这是对人类文明精髓的传承,是让学生在卷帙浩繁的人类文化记忆中汲取营养。与此相衔接的是近两年中考名著题在题型设置、能力考核上出现了一些创新的题目。现从...[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4
聚焦中考对名著的变通考查
——中考名著考查创新题型例析(二)
山东滨州 刘晓梅 张以明
创新四:开放性与自主性表达结合
(山东烟台2006年中考试题)请你写出课外所读名著中主要人物有代表性的话语,并以此分析其性格特征。
话语: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
解析:对于无暇读完原著的同学们来说,这个题的确有一定难度,也许原来看过的影视剧可以成为你做题的灵感,...[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3
掌握方法是关键
——和中学生简单谈谈如何修改病句
山东胶州 李德
纵观近两年来的中考语文试题,呈现出来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偏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病句的出现正是由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语序、词汇等使用不当造成的。而修改病句这样的题目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以,修改病句基本上成了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那么,我们应如何修改病句呢?
修改病句时首先要对病句的病因进行正确的诊断,然后对症下...[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2
文言文阅读考点归纳
刘熙卿
一、文言实词
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对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字多义、古今异义、此类活用等。
例1: 福州中考题
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或以为死,或以...[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1
诗歌鉴赏之要诀
学生:做诗歌鉴赏题时,我总是理解不了诗歌的含义,无从下手,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老师:这位同学所说的情况是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古诗词鉴赏最大的障碍是自己积累的太少,或不知道积累哪些知识,另外就是没有认真研究诗歌本身。一般来说,从事一份工作,就要有与这份工作相关的知识才行。比如说要开车就要知道交通规则以及开车的程序,还要知道车的方向盘、刹车、离合等的位置和操作方法等...[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30
解题技巧
理解现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李由富
词语是构成文中的基本建筑材料,文章表意是否明确,意蕴是否丰富,与词语的运用有很大关系。因此正确理解某些词语的语境意义,特别是理解那些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词语的含义,对于全面准确地抱我文章主旨,鉴赏文学形象,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题指津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答题原则
要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通过分析词语的搭...[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29
经典古诗词阅读之
爱 国
龚秀芬
主题综述
古人云“位卑未敢忘忧国”,更何况那些怀揣着建功立业梦想的文人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使他们不甘心仅仅做一介书生。忧国忧民的杜甫、有英雄气的大文豪苏轼、以词为号角的辛弃疾、一生不得志却时时渴望北定中原的陆游……这些胸怀天下的文人把一腔爱国热情抒发到了极致。
真题展示
1、(江苏镇江中考试题)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28
中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曹植喜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鉴于此,诗歌鉴赏题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的题量和分值呈逐年上升趋势。诗歌鉴赏题涵盖十分丰富,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从作品到作者,从课内到课外,经常涉及文学常识、诗意理解、形象感知、语言品味、技巧分析等内容。从题型设置上看,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兼有,但侧重主观表述题,...[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27
立意系列讲解之:
反向立意意趣新
周国安
写作指津:
每年中考,考生在立意方面最严重的问题,是“立意平庸”。你题目是“和谐”,于是一窝蜂地抢着说和谐的意义、和谐的益处;你题目是宽容,又不约而同地申述人应该宽容不应该苛刻。道理当然不错,但毕竟太过于“显而易见”。当十人、百人、千人、万人都在重复这显而易见的道理时。阅卷者的感觉会如何?
这种立意上的平庸,一方面是青少年的从众心理使然,习惯跟大家想到一起...[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热点知识归纳 26
“综合性学习”题型解析
石小兵
题型点击:
【考点导航】
“综合性学习”是适应新课程需要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综合性学习”的考查是新课标实施后中考语文的一个新亮点,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为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之外,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