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中考历史热点知识归纳 49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历史热点知识归纳 49
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主义”
湖北石首第一中学 何谋平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疯狂的殖民掠夺,发展很快。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相应地兴起了一些社会思潮。这些思潮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人文主义与重商主义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反对中世纪神学以神为中心的观点,提倡以人为中心来考察世界;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追求现实生活的享受;反对中世纪的封建束缚和等级制度,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人的理性与经验,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这些思想尽管局限于知识界的上层以及某些权贵,缺乏广泛的民众基础。“是纯粹精神上的异端,没有酿成社会的分裂,也未惹出任何要发起脱离教会的民主性运动”。但是,实现了个人“自我意识”的觉悟,使“人成为精神的个体”。冲破了中世纪教会统治下以神为中心的思想束缚,在文艺复兴时期起过十分革命的作用,直到19世纪,它始终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热点知识归纳 49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历史热点知识归纳 48
浅析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对策
四川省宣汉中学 姚纲祥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至1956年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和政策方向。那么过渡时期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又是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对策的呢?
首先,从总体上来讲,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但在不同的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热点知识归纳 47
百日维新为何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内容
浙江台州市椒江第一中学 景生明
众所周知,戊戌变法前,康有为、梁启超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是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但是,百日维新期间变法法令最大的缺陷却是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对此,人们大多将其原因归结为光绪帝不愿使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其实,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次要方面,最主要的还在于康有为变法思想、策略的变化:即由倡导民权变法演变为君权变法。...[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热点知识归纳 46
《辛丑条约》中为何没有割让土地的内容
四川广安第一中学 金有福
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基本上都有割让土地的内容。可是,《辛丑条约》却一反常规,居然没有割让土地的内容,其原因除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给列强以沉重的打击外,列强之间意见不一,矛盾重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镇压义和团运动的过程中,列强之间既相互勾结,又彼此争夺。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以后,列强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并空前激...[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热点知识归纳 45
日本为何看重汉冶萍公司
安徽宁国市河沥中学 张大忠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其中专门提出由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日本帝国主义者为什么看中了汉冶萍公司呢?
汉冶萍公司全称“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第一代新式钢铁联合企业。1908年,盛宣怀奏请清政府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而成立。到辛亥革命前夕,该公司员工7...[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热点知识归纳 44
路易斯安那曾经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河南中原油田油田第一中学 徐斐南
众所周知,路易斯安那是当今美国的一个大洲,在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中曾有几处以殖民地的形式谈及到它,但说法前后不一。在《1750年英法在北美的殖民地》一图中标注着路易斯安那是法国的殖民地,而在《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和《独立前的拉丁美洲》图中又标示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美国领土扩张》图中标有美国于1803年自法国手中购得路...[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热点知识归纳 43
北京政变的进步作用何在
江苏盐城市第一中学 吴金余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迎战奉军。10月23日,冯玉祥率部返回北京,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监禁总统曹锟。这就是当时震惊全国的北京政变。对于这场政变的进步意义,学生难以从宏观上把握,为此本文试作一简要分析。
首先,北京政变完成了辛亥革命“赶走皇帝”的...[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热点知识归纳 42
澳门问题与香港问题的几点区别
湖北武汉市第二中学 范东升 金兰
一、占领的方式不同
1.葡萄牙是通过行贿方式占据澳门。1535年,澳门开埠。1553年,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妈阁庙附近登陆。由于语言不通,葡萄牙人在问地名时,当地人即以“妈阁”作答。这样,澳门出现在葡文当中,就成了“MACAU”。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通过向明朝官员行贿的方式,被广东官府“暂时允许”在澳门半岛居住。
葡人进...[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热点知识归纳 41
人文主义者还信仰天主教吗?
河北宜昌市三峡高中 余祖孝
在教学中,往往注意到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攻击,错误地认为人文主义者都放弃了天主教,走上了与天主教会决裂的道路。
事实上,人文主义者大多是正统的天主教徒,不反对宗教,也不反对罗马教廷对西欧世界至高的统治地位,至少在形式上保持了对教会的忠诚。人文主义者与旧势力有着更多的政治上、经济上的联系。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艺术大师都是在教廷的庇护下进行着文化的创...[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热点知识归纳 40
伙伴关系与结盟关系之比较
江苏无锡市北高中 季晓燕
伙伴关系与结盟关系是国际关系中大国之间比较典型的两种关系。现行高中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节中,提到了70年代中期以后美日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然而由于教材对此叙述较简,很多同学把伙伴关系等同于结盟关系,对两者的认识比较模糊。事实上,在国际关系中,两者大相径庭。笔者试从几方面对此略作阐释。
首先,从产生、发展的原因...[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历史热点知识归纳 39
为什么要重复列举中俄《北京条约》
江苏泰兴中学 罗红伟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在第13页“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表格中,在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栏中有一项《中俄北京条约》,而在上一栏中也列举了中俄《北京条约》,为什么要重复列举这一条约呢?
中俄《北京条约》除迫使清政府确认《瑷珲条约》外,还规定:(一)乌苏里江以东地区4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惟“遇有中国人住之处及...[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