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 小行星的命名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 小行星的命名
中国与小行星的命名
贵州省屏中学 吴锡镇
一、小行星是如何命名的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由发现者进行命名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天体。在地球上60亿人口中,只有极少数人获得以自己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荣。天文学家们观测到一颗小行星后,不能立刻确定它是否为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可以先给它一个临时编号。当这颗小行星在不同的夜晚被观测到,并报告国际小行星中心,确认是新发现的小行星之后,即可得到一个国际统一格式的“暂定编号”。当一颗小行星至少四次在回归中心被观测到,并且精确测定出其运行轨道参数后,它就会得到国际小行星中心给予的永久编号。如“南京大学星”的永久编号为“3901”、“吴键雄星”的永久编号为“2752”等。发现者拥有对小行星的命名权,命名权在10年内随时可以行使。早期小行星的命名多选取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后来演变为发现者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形式,绝大多数小行星的命名成为对特定人物、地点、组织或事件的纪念。所有的小行星命名,须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才公布于世成为该天体的永久名字,并为世界各国公认。第一颗小行星是1801年元旦之夜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的,被命名为“谷神星”。截至2001年底,全世界共有20957颗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
二、一颗由中国人命名的小行...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 小行星的命名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 恒星物质组成
恒星物质组成的确定方法
安徽省天长中学 徐勇
夜晚我们看天空,既有明亮的星星,也有暗淡闪烁的星星。这些星星绝大部分与太阳一样都是恒星。因为它们与我们距离远近不同,因而亮度大小不同,它们的物质组成,都是氢和氦。那么,人们是如何知道这些恒星的物质组成的呢?
早在19世纪初夫琅和费在做试验时就发现,用不同化学物质制造光源时,光谱中会在不同部位出现暗线,对于一种元素来说,它的暗线系统与另一种不同...[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 奇异地貌
奇异地貌景观一览
陕西咸阳市天王中学 张万斌
常言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大自然的精心雕饰下形成了许多美丽、奇特的地貌景观。
路南石林 石林顾名思义即石头组成的森林。它是大自然的风雨水流长期对石灰岩溶蚀而成的奇特地貌。我国是石林之邦,四大石林──四川兴文石林、云南路南石林、浙江淳安石林、福建大湖石林久负盛名,其中以云南路南石林最为有名,在石林中不仅最大、最奇、最美,而且也是传说中阿诗玛亭亭玉立之...[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浅谈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陕西省咸阳市天王中学 张万斌
在世界洋流中,北印度洋海区因受季风环流的控制,洋流流向在一年中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海水向东流动,冬季海水向西流动。而其它洋流在一年中的流向基本保持不变。正因这一特殊性,往往成为考试中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形成机理作简要分析,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攻克难点,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世界洋...[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 年轮与地理
年轮与地理
陕西咸阳市天王中学 张万斌
如果将一棵树的树干锯断,在它的截面上就呈现出一幅明暗相间的同心图案,这就是年轮。近代科学研究已揭示出在年轮那奇特的图案中,隐含着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大量信息,其中也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一、四季与年轮
生物学家告诉我们,树干主要由树皮、木质部和髓构成,如果进一步用显微镜观察,可以详细地看出它包含有表皮、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和髓射线等部分。树...[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 换个角度看“灾害”
换个角度看“灾害”
河北省峰峰春光中学 邰海奇
对人类来说,沙尘暴、火山喷发、地震等是令人惊恐和厌恶的灾难。然而,来自科学界的研究告诉我们,它们同其他自然现象一样,是大自然万物消长中的必不可少的一环。正是这些被人类称为“灾害”的自然现象却带给了我们诸多的好处,甚至和我们的生存密切相关。
沙尘暴──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
“莽莽黄沙,一片黄色的天空,沙子如同被铁锹扬到脸上……”对人类来说,沙尘暴是令人惊...[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 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江苏省启东中学 施菊萍
生物资源是指生物圈中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既包括作为物种的个体部分,也包括作为生态系统组成的群体部分。在各种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植物、消作为费者的动物和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的流动,为维持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的动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估计,地球上曾经有过5亿种生物。在整个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赖于生存的地理环境曾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 海洋深层水
话说“海洋深层水”
山东省莱芜市第五中学山 耿华田
一、海洋深层水的定义
从海洋学的理论上讲,在大陆架外部海域的补偿深度(即海洋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极限深度,一般认为以200米为其极限值)以下,便可称为“海洋深层”(无光层)。反之,浅于200米以上的海水则称之为“海洋表层”(有光层)。全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深为3800米,从海洋学理论广义上讲,地球上的海水有95%为海洋深层的海水。由于有光层与无光层并没...[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 潮汐能发电
潮汐能发电势在必行
河北省承德师专平泉分校 杨依天
在海边的人每天都会看到海水有规律地进涨退落现象,这种海水有规律的涨落现象称为潮汐。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白天海水的涨落称为“潮”,夜间海水的涨落叫做“汐”。现在人们已普遍认为潮汐是海水在海面上的一种周期性的波动现象,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潮位的升降,在水平方向上则表现为潮流的涨落。
人类在古代就发现了潮汐现象并断言潮汐现象与月球有关。如古希腊人认为“月亮...[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 南极冰层下的启示
1999年,科学家在终年积雪的南极地带的冰层下约3公里处发现了一个隐形淡水湖及生活于其中的微生物群。这个隐藏在冰层之下的淡水湖深约2000多米,面积相当于新泽西,是俄罗斯科考队用声波探测装置找到的最大的一个隐形湖,被命名为维斯图克湖。据推断,其形成原因是由于上方冰层紧压所产生的热能与下方靠近地核获取的地热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封闭液态水。
科学家从冰原表层向下钻凿了一个深约3623米的冰穴,并从取出的淡...[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地理热点素材 冰雹灾害
中国冰雹灾害及其危害
湖北省丹将口市一中 杜菊海
冰雹是我国春、夏季午后常见气象灾害,每年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巨大的人员伤亡。例如,今年4月湖北襄樊市就出现了冰雹灾害。本文试从冰雹的形成、危害、防治等几个方面,让学生对冰雹有所认识。
一、冰雹形成
首先,冰雹必须在对流云中形成,当空气中的水汽随着气流上升,高度愈高,温度愈低,水汽就会凝结成液体状的水滴;如果高度不断增高,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