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马》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马》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9马
之一
关于作者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从小受教会教育,热爱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卷巨册《自然史》。 《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全人类史》《鸟类史》《爬虫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作者在本文写了两种不同的马,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仔细体会这两种马有什么不同特性。
一、学习本文,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剽悍( ) 窥伺( ) 羁绊( ) 疮痍( ) 面面相觑( )
阔绰( ) 庇荫( ) 遒劲( ) 妒忌( ) 相得益彰(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剽悍:勇猛,强健。
窥伺:暗中观察情况。
羁绊:束缚,本文指马笼头。
疮痍:创伤。
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
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
庇荫:遮挡阳光的树木等。
遒劲:雄健有力。
妒忌:对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相得益彰:指两个事物或人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二、课文内容分析。
1、划分本文的内容的层次。
本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马》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斑羚飞渡》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7斑羚飞渡
之一
斑羚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动物,它小巧玲珑,外貌美丽,生性乖巧。我们大多都在动物园中看见过它。然而斑羚在自然世界里是怎样生活的呢?
这篇课文以细腻的文笔记叙了一群斑羚陷入绝境后,如何想办法进行求生、自救的全过程。老斑羚为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从容地走向死亡,心甘情愿地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从而铸就了生命的辉煌。
读后,斑羚跳跃飞渡技巧之高令人赞叹动物世...[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猫》
一、教学内容:
《猫》
二、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体会作者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三、新课讲解:
1、作家作品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珍珠鸟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6珍珠鸟[原版本]
一、课文解读
1.主要内容:
课文以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课文前半部分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真诚的、无微不至的爱。课文后半部分记叙了小珍珠鸟与作者之间逐渐挨近,直至熟睡在他的肩头,对作者真诚信赖的变化过程。我们从中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像...[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25短文两篇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5短文两篇
之一
《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古代神话人物。《山海经》作者不详,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撰。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学习...[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真正的英雄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4真正的英雄
之一
写作背景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分,纷纷哀悼;全世界为之震惊。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当晚即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对罹难的英雄表示哀悼,并决心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在沙漠中心
《在沙漠中心》
1. 介绍作家作品:
圣艾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航空事业发展初期,飞行是十分危险的。飞机性能差,机场设施简陋,天气情报的不完全,从未有人飞行过的路线,数不清的意外,使每一次飞行都像从地狱门口经过。作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同事们为法国开辟了多条邮政航线,为航空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受到政府的嘉奖。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虽然那...[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荒岛余生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2荒岛余生[原版本]
本文作者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他受过中等教育,但没有受过大学古典文学教育。他早年经商,屡屡失败,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谋生。他曾充当政府的秘密情报员,设计过各种开发事业,同时从事写作。
笛福在59岁时开始写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泊记》发表,大受欢迎。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
学习本文...[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伟大的悲剧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1伟大的悲剧
之一
《伟大的悲剧》
关于本文作者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出身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威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一战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口技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0口技
之一
我国古代有许多名人,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就是反映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关于作者: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关于口技: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观舞记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19观舞记
之一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出生于福州。父亲是一位开明的海军军官,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七、八年,大海给她留下很深印象。1911年就读福州女子师范预科,1913年入京就读教会学校,形成其"爱"的哲学。192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她是五四文学运动中涌现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1...[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