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孤独之旅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孤独之旅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10孤独之旅
之一
孤独是痛苦的,孤独也锤炼着人的不屈的性格和意志。《孤独之旅》一文就是通过对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随父亲去放鸭的动人经历的叙述,描写了杜小康成长的感人情景。表达了战胜自我,战胜孤独、积极向上的主题,相信你读了此文,一定会从中得到更深刻的启示。
自读课文,一是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概貌。二是阅读的目的是理清文章的结构。首先在各自然段前添加序号,弄清全文有多少段。再集中注意力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循文求义,把握每段的中心。最后将相关段落合并在一起,把全文分成若干结构段。三是阅读课文,深入领会文章的内容和写作上的成功之处,提高分析理解能力。要反复地、细致地研读课文中的精采段落或重要句子,思考问题。
一、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掌握如下字词。
1、 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眺望( )嬉闹( )撅断( )戳破(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厚实:厚的;丰富的;粗壮、结实的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管
嬉闹:游戏打闹
歇斯底里: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3、词语积累。
朦朦胧胧觅食驱除置之不理眺望
二、课文内容分析。
1、文中说“这种孤独”指的是什么?“那点孤独”又指什么?两种孤独到底哪一种更严重呢?
“这种孤独”指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带...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孤独之旅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故乡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9故乡
之一
第一部分
同学们都知道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选自他的《呐喊》的小说有哪些?〔《社戏》与《一件小事》〕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写于1921年的《呐喊》集中的另一篇小说《故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值得留恋的、美丽可爱的故乡。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鲁迅所写的是什么样的故乡呢?
1919年底,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搬家,亲眼看到农村衰败凋零的...[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致女儿的信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8致女儿的信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旋律。无数的人曾经为之痴情,为之吟唱。爱情虽然不是虚无的,但是也难给它下一个定义。我们在生活中只有积累了"生活的智慧",才能完整地、真实地为爱下一个定义。本文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片,为她的女儿讲述了自己有爱情观。
一、 学习本文,通读全文,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忐忑( ) 繁衍( ) 幼稚( )
惩罚( ) 伫立( ) 一幢(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敬业与乐业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5敬业与乐业
本文是一篇演讲,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这种原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学习本文应该重在理解和领会这种生活的原则。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现状和这种原则作一下比较。
一、学习本文,掌握如下字词。
1、 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旁骛( )亵渎( )骈进( )
2、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断章取义:引证书籍,只取一句或数句,而不顾及全文与其本义。
旁骛:...[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外国诗两首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4外国诗两首
《外国诗两首》学习要点
不同的诗人面对大自然,总是有不同的感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就捕捉到了两种很平常的昆虫叫声,发出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则给我们描绘了宁静、美好的夜。
《蝈蝈与蛐蛐》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雨说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2雨说
吟咏春雨,人们往往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现代作家朱自清曾在《春》一文中写道:“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描绘出雨丝在柔和春风吹拂中倾斜着、互相交错着飘落下来的样子。而《雨说》一诗作者郑愁予同志却在本诗中赋予了春雨生动活泼的灵气,同学...[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沁园春 雪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1沁园春 雪
我们伟大的祖国风景秀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3000多年来,有过不少的英雄好汉、帝王将相,试问: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谁?
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毛泽东同志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形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什么?
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红军长征的胜利更证明了这一点。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宣布:“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诗五首
八年级下册每课要点--30诗五首
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陶...[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满井游记
八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9满井游记
《满井游记》学习要点〔一〕
自读课文:
首先粗略阅读原文,熟悉文章内容,并在自己感到生疏的字、词、句下面做出标记,借助于工具书和参看课文下边的注释,为生字注音,为生词释义,将全文译成较通顺的现代汉语。
关于满井:
明清两朝,满井是北京近邻的一个风景区,这个井的形状,明人王季重的《游满井记》说:“一亭函井,其规五尺,四洼而中满,故名。”《嘉庆一统志》说:“井经...[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醉翁亭记 2
八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8醉翁亭记之二
《醉翁亭记》学习要点〔一〕
本文作者写作技巧很高,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景物描写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写景还是记游,都使人感受到山间景色的优美和人们游宴的快乐,还使人感到它蕴含着作者官场失意的抑郁心情,和他愿意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这些内容的理解,是从对文章的字、词、句、篇章的阅读理解入手的,但不能仅凭简单的表面文章去理解,而要联系作者和作者所处的社会环...[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岳阳楼记 2
1、简介文体: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学生回答已学过的“记”)一般指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物或某事有所感受,然后记下来的一种文体。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就像《岳阳楼记》。
2、简介作者和他的好友滕子京的状况及本文写作的背景: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幼年时代家境贫寒,在母亲教...[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