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25诗五首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25诗五首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25诗五首
之一
学习这五首诗,首先要反复朗读并背诵,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思想等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
在学习之前,要先明确如何去鉴赏诗词。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我们应通过积累和鉴赏练习,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了诗人的风格,才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 学习《忆江南》
1、 掌握如下词语...
[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25诗五首的相关文章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出师表 3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出师表 2
第三部分
《出师表》 笔记 要点
1作者: 诸葛亮 是三国蜀汉 政治家、军事家。
本文是作者出师伐魏,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表:文体)
2、重点字词。
(1)崩殂: 帝王死 (2)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3)菲薄: 轻视 (4)恢弘:发扬扩大
(5)引喻适义:称引 恰当 (5)陟(奖)罚(惩罚) 臧(善)否(恶)
(6)异同 :不同 (6)刑赏:罚
(7)昭…..之理 显示 治理 (8)淑均:善良...[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出师表 1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24出师表之二
第二部分
《出师表》的学习要点
一、写作背景
蜀汉后主刘禅,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又懦弱又糊涂的皇帝。他小名叫阿斗,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扶不起来的阿斗”,比喻极没出息;“把别人当成阿斗”,比喻极其糊涂。
公元223年刘备讨伐吴国失败得了重病,在白帝城托孤,把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为报先主刘备的知遇之恩,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隆中对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23隆中对
之一
第一部分
隆中对知识归纳与练习
一.通假字
1. 欲信大义于天下 ( 信,通“伸”,伸张)
2. 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
二.古今异义词
1.将军宜枉顾之 (顾 古义:拜访 今义:照顾)
2.凡三往 (凡 古义:总共 今义:平凡 )
3.孤不度德量力 (孤 古义:王侯自称 今义:孤独)
4.此殆所以资将军 (殆 古义:大概 今义:危险)
5.遂用猖獗...[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唐雎不辱使命 2
之一
1、介绍《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唐雎不辱使命 1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22唐雎不辱使命
第一部分
《唐雎不辱使命》学习要点
本文记叙唐雎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出使秦国,与凶暴的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使命的经过,显示了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文章通过唐雎与秦王之间的斗争,写出了小国安陵战胜强秦的全部经过。秦王采取所谓“易地”的手法,打算不费什么劲就灭掉安陵。安陵君看得很清楚,没有同意,矛盾于是激化。这时唐雎接受了出使秦国的...[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陈涉世家之二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21陈涉世家之二
之二
同学们,你们学过中国古代史,能说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是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吗?
秦朝 陈涉
陈胜,字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世家》是写陈涉的一篇传记,比较完整地记叙了陈涉起义的全部过程。本文所说内容,记叙了陈涉、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的伟大力量,赞扬了陈涉、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本文以陈涉、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描述...[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陈涉世家之一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21陈涉世家之一
第一部分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陈涉世家》
译: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香菱学诗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20香菱学诗
之一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香菱。她在小说中是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香菱学诗"是《...[ 查看全文 ]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范进中举
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19范进中举
之一
关于作者:
吴敬梓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官僚地主家庭,在他父亲一代开始衰落。他自己早年也热衷于科举,曾考取秀才,但未中举,同时在与官僚、绅士的交际中逐渐看透了他们丑恶的灵魂,特别是在由富到贫的生活变化中,对现实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这些对他的创作都很有影响。正如鲁迅所说:“吴敬梓身为士人,熟悉其中情形,故其暴露丑态就能格外详细。”
关于《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