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困局
去年,新兴经济体还在为高增长欢喜。今年,通胀形势已经让其普遍感到压力。新兴市场的通胀高企,其成因不仅在于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导致的输入性通胀因素,还在于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经济过热、流动性过剩的内生性问题。 5月份中国CPI同比涨幅达5.5%,创下最近34个月来新高。自去年5月以来,中国CPI同比涨幅一直在3%以上,且呈稳步上扬态势。 南美最大经济体巴西今年头五个月通胀率累计达3.71%。印度上半年通胀率也处于高位。印度头五个月批发价格涨幅在8.5%至10%之间,平均涨幅为9.25%。涨幅已连续17个月超过8%。俄罗斯5月份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9.6%,头5个月俄消费物价指数累计上涨4.8%。俄央行预计,今年全年通胀率将保持在7%左右。 从成因来看,新兴经济体普遍遭遇通胀压力有其共性。首先是次贷危机后新兴经济体普遍采取经济刺激措施,在复苏势头强劲的同时普遍产生货币超发、经济过热风险。 其次,西方国家超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大量流动性,在发达经济体普遍经济低迷情况下,这些资金纷纷涌入新兴市场寻找机会,推高新兴市场资产泡沫。此外,美元走软导致的大宗商品上半年暴涨,也加大了新兴经济体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为应对通胀,紧缩货币政策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首选策略。今年以来,中国央行已连续六次提高银行... [ 查看全文 ]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困局的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
专题推荐: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