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内蒙古本科二批C第二次暨本科提前B批第四次网上填报志愿公告的相关文章
2012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征集志愿第4号公告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录取工作已结束,对尚未完成招生任务的院校剩余计划及专业公布在征集志愿的网站( http://zytb.gszs.cn )上,面向考生征集志愿,现将有关事宜说明如下:
1、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的对象为本科二批控制线下20分以内和控制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
2、招生院校对征集志愿如有要求,将公布在院校计划的备注栏内,如备注栏没有标注说明的仍以2012年甘...[ 查看全文 ]
山西省二本C类院校录取投档原则:遵循志愿,保护高分
二本C类院校在录取时如何投档?省招考中心从事招考工作20多年的杨怀珠老师介绍:山西省在二本C类院校录取中的投档原则是:遵循志愿,保护高分。投档方式是:第一志愿依据志愿优先方式,其后续的平行参考志愿依据成绩优先(平行志愿)方式。
二本C类院校的投档次序是:先投放考生第一志愿,若第一志愿投放完毕,仍有院校不满额(即在二本C类线上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足招生计划数),则投放后续平行参考志愿;...[ 查看全文 ]
山东专科一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8月2日,考生将填报专科一志愿。今年全省专科填报志愿跟往年不同,专科一批和专科二批合并为专科批次,统一填报志愿。专家建议考生在填报一志愿时,要大胆选择自己最想上的学校。另外,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参照《2012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对所报的学校进行一定的了解。
今年专科一批和专科二批合并为专科批次,统一填报志愿,设一志愿及2次征集志愿。一志愿填报1所高校,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最多可填报...[ 查看全文 ]
招生专家解答江苏二阶段志愿填报
从昨天开始,二阶段志愿正式开始填报。本三院校和公办高职该怎么选?专业服从是否一定要填?不少问题令考生纠结,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记者昨天采访了本三及高职部分院校的招生专家一一解答。
实习生 陈琴 张琪
扬子晚报记者 蔡蕴琦 张琳
问题1 选择三本还是公办高职?
经济能力未来规划都要考虑
部分300分上下的考生很头痛,这个分数既能选择知名高职也能上民办本科,两者该如何选择呢?南京工业...[ 查看全文 ]
2012年贵州省第二批本科院校补报志愿说明
第二批本科院校预科志愿投档后,部分院校由于生源不足,尚有一定缺额。现对缺额院校进行网上补报志愿,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可根据附表上公布的院校缺额人数情况和具体要求,及时补报志愿。
网上补报志愿时间为7月27日08:00至27日14:00,本次补报设置1个志愿,考生凭准考证号和密码登录“贵州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址:http://gkzy.gzszk.com)进行...[ 查看全文 ]
专家详解江苏高招二阶段C志愿填报需保底
从26日开始,二阶段志愿正式开始填报。本三院校和公办高职该怎么选?专业服从是否一定要填?不少问题令考生纠结,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记者26日采访了本三及高职部分院校的招生专家一一解答。
问题1 选择三本还是公办高职?
经济能力未来规划都要考虑
部分300分上下的考生很头痛,这个分数既能选择知名高职也能上民办本科,两者该如何选择呢?南京工业大学招办主任周辉认为,这个问题就要看考生的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查看全文 ]
甘肃27日8时第二次征集二本志愿
7月27日晚8时,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进行,7月28日上午10时结束。本次征集时,高考成绩在本科线下20分且未被录取的考生都可以填报志愿。
7月24日—25日,我省高考录取进行了本科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200余所院校进行了志愿征集。首次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27日20时至28日10时,本科二批录取将第二次征集志愿,考生可再次填报。27日晚8时前,考生可以继续登录...[ 查看全文 ]
湖北26日公布了二本征集志愿投档线
省招办昨晚公布了普通高校招生第二批本科、艺术本科(三)征集志愿投档线(详情可登录湖北招生信息网http://zsxx.e21.cn/e21html/查询),从分数情况看,二本征集志愿投档依然是“冷热两重天”,超过七成理工类院校踩线投档,但有两所高校的征集志愿分数线超一本。
第二批本科共有200多所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前晚省招办公布了这部分院校的名单,凡高考成绩达到第二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查看全文 ]
安徽三本和专科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开始
今天上午8 :00 ~12 :00 ,三本线上以及专科线上的考生,如果想了解三本和专科院校的情况,可以到新华学院参加2012年三本和高职(专科)院校现场咨询会。届时将有近400所在皖招生的院校接受考生和家长咨询。
随着二本批次录取接近尾声,三本和专科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开始。由于这两个批次涉及的人数多,且院校大多是考生所不熟悉的,如何填报志愿,填报哪些学校,让很多家长和考生摸不...[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