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语文:《竹影》备考要点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语文:《竹影》备考要点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18竹影
之一
丰子恺,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内容深刻,耐心寻味。他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率真集》等。这此作品除部分艺术评论外,大都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了浓厚的生活情趣。
《竹影》选自《丰子恺文集》,有删节。
学习本文首先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字词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撇开( ) 蘸水( ) 惬意( )
朱砂( ) 横幅( ) 水门汀( )
2、解释词语: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水门汀:用水泥抹的地;
立轴:长条形的字画,高而窄;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二、理解课文的内容:
1、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本文以几个少年月下描竹影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从文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1)细看月光下的人影,头上有烟气。
(2)水门汀上的竹影像中国画。
3、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
引出下文,为下文画竹影做铺垫。
4、文中写到"大家吃了一惊,...
[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语文:《竹影》备考要点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语文:《安塞腰鼓》备考要点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17安塞腰鼓
之一
关于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陕北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它主要的肢体动作,再配之以鼓声钹声,塑造出粗犷、强悍、奔放、洒脱的艺术形象。近年来,它频频出现在各大型文艺晚会及影视节目中, 给广大观众带来气势磅礴、淋漓酣畅的艺术享受。
读一遍课文,标出每段的序号,找出你不认识的字和词,查字典、词典,给字注音,给词释义。
一、字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恬静羁绊冗杂亢奋
烧灼...[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语文:《社戏》备考要点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16社戏
《社戏》
《社戏》一文写于1922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够彻底,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下,封建教育的思想仍紧紧地禁锢着大家的头脑,封建的礼教制度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一切都没有进步,一切都没有朝气。在这种气氛之下,儿童教育就更成为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了。枯燥无味的教育内容,僵化呆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身心都得不到健康发展,而且备受摧残。少年儿童们渴望自由,追求发展,向往大自...[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语文:《伤仲永》备考要点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5伤仲永
之一
第一部分
《伤仲永》
伤,是“怜惜”的意思。伤仲永,即怜惜方仲永这个幼时天资聪颖的神童由于没有学习,以致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
关于作者:
王安石,北宋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语言雄健,长于说理,多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的作品。他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学习本文,认真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弄清文章结构,...[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语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备考要点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4诗两首
之一
普希金,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12岁随父赴彼得堡入贵族子弟学校,以能诗闻名。1817年毕业后到外交部任翻译,其间参加文学社,一歌颂自由,抨击专利暴政为主题创作《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诗作,长篇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大量利用民间词汇和口语,被认为是俄国文学语言的转变。他的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语文:《丑小鸭》备考要点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3丑小鸭
之一
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母亲是一个濒于讨饭境地的,靠为人洗衣服过活的寡妇。安徒生小时候经常和饥饿打交道,还处处遭到人们的鄙视。没有受过教育。但他有一个和身份不相称的志向--------当一个艺术家、一个芭蕾舞演员、一个歌唱家。为了这个梦想,他14岁就离开了家乡,带着几个铜子去举目无亲的文化中心哥本哈根闯荡。在那样世态炎凉的社会里,只有贫苦...[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备考要点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爸爸的花儿落了
之二
第一部分
本文的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回到台湾,当时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在北京长大,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同丈夫回到台湾任报社编辑。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共出版了1...[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备考要点
之一
鲁迅,我国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从小受过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但也读过很多富有民主思想和爱国精神的书。他常随母亲去农村,了解农民的疾苦和他们的勤劳、纯朴的性格,这些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发展和文学创作都发生了深刻影响。16岁时,鲁迅去学堂读书,后又去日本留学,积极寻求科学知识和救国真理,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语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备考要点
七年级上册每课要点--30寓言四则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
寓言的特点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其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手法上常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我国古代的寓言,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远古时代就在各民族之间流传。战国时代,由于士阶层的兴起,他们或者...[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语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备考要点
七年级上册每课要点--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我们曾经无数次的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认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今天,我们再次步入美丽的抒情童话世界,那里有诗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着的爱的清泉,还有等待我们去结识的新朋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一、整体感知,扫除文字障碍,理清文章思路: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嬉戏xī 哞mōu 咩 miē 潺chán...[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语文:《女娲造人》备考要点
七年级上册每课要点--28女娲造人
神话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女娲造人》就是一篇从远古社会流传下来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一 、简介作者
袁珂: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四川省新繁人。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译》、《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等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