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7)的相关文章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7)
241.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作政策和措施
24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这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决定的;它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243. 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这三步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到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44.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
245. 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所必需的数量化的、短期的、比较精确的政策指标有货币供应量;利率;基础货币;超额储备。
246. 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有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企业兼并。
247. 关于...
[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7)的相关文章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6)
221. 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有主体要件、内容要件、权限要件
222. 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行为具有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
223. 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的制裁包括判处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
224. 公民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可以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在行政复议中一并提出
225. 物权的客体是物;物权和权利主体是特定的;物权是一种排他的权利反映了物权的法律特征
2...[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5)
203. 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运动,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如何实现的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204.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企业
205. 公务员定期增资的途径有:晋升职务、晋升级别、增加工龄、工资标准提高
206. 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为做出原处理决定的机关、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行政监察机关
207. 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4)
182. 犯罪的特征有刑事违法性、阶级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183. 新《刑法》规定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行政执法人员构私舞弊罪
184. 主犯包括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185. 公文对语句的基本要求是含义明确、清晰、完整、便于准确理解无歧意、句子成分搭配得当
186. 重要公文的签发者应是机关正职领导、主持常务的副职领导
187...[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3)
162.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商业资本、货币资本
163. 根据市场体系的本质要求,市场体系的特性具有统一性、开放性
164. 市场的功能主要包括增强经济活力、调节经济结构
165. “一国两制”的提出符合如下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
16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2)
162.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商业资本、货币资本
163. 根据市场体系的本质要求,市场体系的特性具有统一性、开放性
164. 市场的功能主要包括增强经济活力、调节经济结构
165. “一国两制”的提出符合如下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
16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1)
141. 民事诉讼适用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员和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
142. 下列原则中,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养老育幼、互济互助原则、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属于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
143. 份号适用机密公文、绝密公文公文。
144. 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通告、公告。
145. 有领导被领导关系的机关行文时可采用的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越级行文、多级行文
146...[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10)
121. 颁发营业执照属于义务性行政处理决定。
122. 行政复议是特定行政的活动。
123. 首先提出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辩证唯物主义
124.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这个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25. 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是循环论的观点
126.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27...[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9)
101. 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实践
102.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劳动工具的状况
103.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
104.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05.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06.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
107. 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8)
101. 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实践
102.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劳动工具的状况
103.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
104.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05.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06.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
107. 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 查看全文 ]
公共基础知识小结(7)
81.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活动,称为法的适用
8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
83. 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市场监督
84.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85. 行政行为法具...[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