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时事政治:公务接待改革
正如夏日骄阳的火热温度,1个多月来,社会各界对温州出台的《落实公务接待“三严四禁”规定实施细则》关注度持续升温,“每人每餐不超过60元”、“野生黄鱼、鲍鱼、鱼翅、辽参,以及茅台、五粮液等,均不得上桌”……这份细则详细规定了公务接待该怎么吃、能吃多少、什么不能吃等,被网友誉为“史上最细标准”。 然而,作为该公务接待标准起草者之一,温州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汪慧平感受到巨大压力,人们看到当地政府遏制公务接待问题的决心,同时也质疑这些规定如何落到实处。“目前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在实行过程中的困难也是接踵而来。” 汪慧平说。 赞: 机关食堂人气高 平日人气一般的机关食堂,在温州公务接待细则出台后,突然变得“人丁兴旺”,温州直属部门、下属各县还兴起建设廉政食堂的热潮。 乐清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工委副主任高娥微这一个多月来成了单位食堂的常客。这段时间,全省各级人大在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活动,高娥微要到相关部门、乡镇联系工作,每次到饭点,部门、乡镇同志都会热情地请她下馆子,“我还是回机关食堂吃吧。”每次,高娥微总是委婉谢绝。 高娥微告诉记者,她是公务接待细则的忠实“粉丝”,周边的同事现在也是大多午餐回单位吃,晚上回家吃。“这样的饮食习惯好多了。”高娥微说:“其实大家崇尚健康的生... [ 查看全文 ]公务员时事政治:公务接待改革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