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犯罪故意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犯罪故意
犯罪故意是我国刑法确定的罪过形式之一,根据刑法第14条规定,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从罪过内容上看,犯罪故意具有两方面特征;其一,在意识因素上,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其二,在意志因素上,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抱着希望或放任的态度。根据意识和意志这两个方面的不同情况,刑法理论将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社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我国刑法规定的大部分犯罪都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犯罪故意的相关文章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犯罪目的与动机
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目的对犯罪目标的直接指向性,说明了具有犯罪目的的罪过必须具有直接追求性。很明显,间接故意只具有伴随性,犯罪过失对危害结果具有否定性,都不可能具有犯罪目的,只有直接故意,才能具有犯罪目的。
犯罪动机,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内心起因,我国刑法对犯罪动机没有明文规定,因此,它不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但是,我国刑法分则不少条文规定了情节严重,...[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犯罪过失
犯罪过失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另一种罪过形式。我国刑法第15条第2款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过失犯罪,都要求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没有法定的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谈不上犯罪过失的存在。
根据刑法第15条规定,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处危害社会性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从...[ 查看全文 ]
政法干警法理学大纲(三)
第一节法学
一、法学的含义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研究活动和认识成果的总称。
法学体系,就是由法学内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或知识系统。
二、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法学的产生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有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其次,要有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
第二节法理学
一、法理学的含义
(一)法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法理学是关于法律现象的最一...[ 查看全文 ]
政法干警法理学大纲(二)
第一节法、法律的含义
一、汉语中“法”与“法律”的词义
二、西语中“法”与“法律”的含义
三、当代中国“法”与“法律”的使用
第二节法的本质
一、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法的本质是法的根本性质,是指法这一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1)神意论。(2)理性论。(3)规范论。(4)意志论。(5)自由论。(6)事物性质论。(7)...[ 查看全文 ]
政法干警法理学大纲(一)
第一节法律的起源
一、法律起源的原因
(一)法律起源的经济因素
(二)法律起源的政治因素
二、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
(一)法律的起源是从自发到自觉、由个别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的过程
(二)法律的起源是由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的发展过程
(三)法律的起源是由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到相对独立的过程
第二节法律的演进
一、古代法
(一)奴隶制法
奴隶制法具有这...[ 查看全文 ]
政法干警民法学大纲(九)
代理
一. 代理的概念和法律特征(以被代名义、在代理权限内独立为意思表示、能引起法律后果、法律后果归被代)
二. 代理的适用范围(不得:人身性质的、双方约定亲为的)和种类
三. 代理权
1) 概念:代理人得以以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为被代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
2) 如何产生(①特定的法律关系或特定的社会关系、②授权行为:单方不要式行为)
3) 代理证书(注意:...[ 查看全文 ]
政法干警民法学大纲(八)
诉讼时效
一. 诉讼时效的概念和法律特征、法律效力、适用范围
1) 概念:民事权利受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不行使请求权,时效期间届满后,丧失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之权利的制度
2) 法律特征:①有严格的法律强制性 ②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③消灭胜诉权,不消实体权
3) 法律效力:①消灭时效 ②消灭胜诉权 ③不消灭实体权
4) 适用范围-债权关系(特殊:①未授权管...[ 查看全文 ]
政法干警民法学大纲(七)
物权概述
一. 物权概念及特征(6发生上、保护方法上、客体上、权利效力上、权利效力范围上、性质上)
二. 物权分类及区别
1) 完全物权vs.定限物权
2) 用益物权vs.担保物权(目的、存在前提、客体类型、客体变化时的影响)
3) 动产物权vs.不动产物权(取得方法、权利变化、权利行使、争议管辖)
4) 主物权vs.从物权 &&& 法定物权vs.意定物权
5) 我国物权类型的分...[ 查看全文 ]
政法干警民法学大纲(六)
他物权
一. 国有土地使用权:①概念、法律特征(他物权、独立他物权具有排他性、主体、客体)、②取得方式(行政划拨无偿取得vs.转让、出让有偿取得 (费税、可不可转))、③内容(守法、变更要登记、合理利用、交钱)
二. 土地承包经营权:①概念、法律特征(他物权、签承包合同(这是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要区别))、②取得方式-承包合同、③内容(自主经营权、收益权、转包权、意外时有解除权)
三. ...[ 查看全文 ]
政法干警民法学大纲(五)
共有、相邻关系
一. 共有概念及法律特征(主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客体:共同财产、共有的内容: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受全体共有人利益的制约和影响)
二. 按份共有(共有人按照各自在共有财产中的份额,分别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优先购买权、对外共有财产对他人损害连带赔偿之债)
三. 共同共有(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中不分份额的共同享受权利、共同承担义务的共有...[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