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13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13

第十三章 罪刑各论概说 第一节 刑法分则的体系 一、刑法分则体系的概念 刑法分则体系,是指刑法分则对各种犯罪进行科学的分类,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而形成的有机体。 建立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具体犯罪,如果不按照一定标准把它们划分为若干大类,大类犯罪如果不细为若干小类,再按照一定标准和原则对各类犯罪进行合理排列,刑法分则必将成为杂乱无章的各种具体罪刑条款的堆积,给人们查阅有关条文造成极大困难。其次,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犯罪进行科学的分类,使具有共同特殊本质的犯罪归为一类,并按一定标准加以合理的排列,便于人们对各类犯罪的特殊本质及其特征的认识,也有助于体现立法者惩治犯罪的某种价值取向。再次,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为刑法学建立罪刑各论的理论体系,提供了法律根据。 建立刑法分则体系,必须以对犯罪的分类型基础,然后再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将各种犯罪进行合理排列。犯罪的分类,就是根据具体犯罪的特殊属性,将全部犯罪划分为舾纱罄啵?越沂靖髦址缸锏谋局适粜浴? 犯罪可能发生在许多领域,其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犯罪侵犯的直接客体与同类客体,就是表示犯罪侵犯的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究竟应当以哪种客体作为犯罪分类的标准,并据此建立刑法分则体系,各国刑法... [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13的相关文章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15

第十五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节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一、放火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一)概 念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二)特 征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放火行为; 二是放火行为已经或者足以危及到公共安全; ...[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16

第十六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商品的质量管理法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危害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侵害国家、单位、他人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本节共有9个罪名。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第140条) (一)概念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1

第一章 刑法概述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知识 一、刑法的概念、性质和体系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具体而言,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 (二)刑法的分类 对刑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常见的分法有: 1、广义刑法和狭义刑法 广义刑法是关于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2

第二章 犯罪概说 第一节 犯罪概念 犯罪概念是刑法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我国刑法上的犯罪概念,在刑法第13条明确规定为:“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3

第三章 犯罪构成 第一节 犯罪构成概述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犯罪概念从宏观上揭示了犯罪的本质属性,犯罪构成则在犯罪概念的基础上阐明犯罪的结构及成立要件,为正确认定犯罪提供具体规格和标准。因此犯罪构成实质上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之间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4

第四章 排除犯罪的事由 第一节 排除犯罪的事由概述 一、排除犯罪的事由的概念 排除犯罪的事由(有的称排除犯罪性行为,有的称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是指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表面上符合某些犯罪的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实质上并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依法不成立犯罪的事由。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就是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排除犯罪的事由的行为,是指外表上似乎符合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但...[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5

第五章 故意犯罪形态 第一节 故意犯罪形态概述 一、故意犯罪形态的概念 所谓故意犯罪的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到完成犯罪的过程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故意犯罪形态,按其停止下来时犯罪是否完成为标准,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犯罪的完成形态,即犯罪的既遂形态; 二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即犯罪的预备形态、未遂形态和中止形态。 二、故意犯罪形态与故意犯罪阶段的关系 故意...[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6

第六章 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概述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 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刑法第26条第2款规定:“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前者是一般共同犯罪的概念,后者是犯罪集团的概念。 二、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一样,都是以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为前提,即是说“二人以上”的人,必须是符合犯罪主体要...[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7

第七章 罪 数 第一节 罪数的区分 一、区分罪数的意义 罪数(有的称罪数形态),是指一个人所犯之罪的个数。区分罪数,也就是区分是犯的一个罪,还是数个罪。 二、区分罪数的标准 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什么?刑法理论有不同学说,在我国以犯罪构成作为罪数的标准是通说。行为符合一个犯罪构成就是一罪,符合数个犯罪构成便是数罪。 在司法实践中,单纯的一罪与单纯的数罪是容易认定的,但犯罪行为之间纷繁复...[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刑法学考试大纲十二

(一)客体之一:人 作为行为客体的人,是指行为所指向的一切人。例如,杀人罪中的人,就是最为典型的客体。没有人,也就不可能存在杀人这种犯罪。这里的人,既可能是行为所侵害的对象,也可能是行为所作用或者影响的对象。因此,对于作为行为客体的人,不应加以限制。应当指出,行为客体的人,在某些情况下,刑法规定的是一般之人,即对人的身分没有限制,例如杀人罪中的人即是如此。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刑法规定的是特定之人,...[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2年度述职报告 2012年12月思想汇报 党员思想汇报2012年1月 2012年3月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2012年6月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2高考人数 宁夏2012年高考试卷 2012江苏高考理综 2012年海南高考化学 广东高考大纲 2012广州中考数学 2012年中考满分作文 2012年中考作文题目 2012北京中考英语 2012天津中考 2012天津中考化学 2012年中考作文 2012中考作文 2012年天津中考语文
热点推荐
判断推理 国家公务员分数线 公务员考试资料 公务员成绩查询入口 公务员历年考试真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常识判断 部队涨工资 公务员考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