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21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21
第二十一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一节 贪污犯罪
一、贪污罪(第382条)
(一)概念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二)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制度和公共财物所有权。贪污罪侵害的对象是公共财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可见,贪污罪在客观方面的要件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二是使用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3、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是从事公务。“从事公务”,一般是指从事具有组织、领导、监督、管理性质的活动。此外,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刑法第382条第3款还规定:“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犯罪,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三)认定
1、划清贪污罪与贪污行为的界限。贪污行为并不一定都构成贪污罪,如果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又没有严重后果或者其他严重...
[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21的相关文章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22
第二十二章 渎职罪
第一节 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罪
一、滥用职权罪(第397条)
(一)概念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滥用职权,是指违背法律授权的宗旨行使职权,超越职权范围或者违反职权...[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23
第二十三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一节 危害作战利益的犯罪
一、投降罪(第423条)
(一)概念
投降罪,是指在战场上贪生怕死,自动放下武器投降敌人的行为。
(二)特征
1、侵犯的客体为军人参战秩序和国防安全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场上贪生怕死,自动放下武器投降敌人的行为。即行为人当时能够使用武器杀伤敌人而不使用武器,自行放弃抵抗。向敌人投降,主要是指向武装冲突中的敌对一方投降。
...[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8
第八章 刑罚概说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
一、刑罚的概念及其特点
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的方法。
(一)刑罚的属性
使犯罪人承受一定的剥夺性痛苦,是刑罚的惩罚性质,是刑罚的本质属性。
(二)刑罚的社会政治内容
在我国,刑罚掌握在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手中、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的...[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9
第九章 刑罚的体系
第一节 刑罚的体系概述
一、刑罚体系的概念
刑罚体系,是指国家以有利于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为指导原则,通过刑法的规定而形成的、由一定刑罚种类按其轻重程度而组成的序列。
二、刑罚体系的特点
我国刑罚体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系完整、结构严谨。
(二)宽严相济、目标统一。
(三)内容合理、方法人道。
第二节 主刑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独立...[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10
第十章 刑罚的裁量
第一节 量刑概述
一、量刑的概念
量刑,即刑罚裁量,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依法裁量决定刑罚的一种审判活动。
量刑作为一种刑事司法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决定是否对犯罪人判处刑罚。量刑的基础是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所以,量刑首先要解决是否有必要对犯罪人判处刑罚的问题。
2、决定对犯罪人判处何种刑罚和多重的刑罚。
3、决定对犯罪人所判处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
4...[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11
第十一章 刑罚的执行
第一节 刑罚执行概述
一、刑罚执行的概念
刑罚执行,是指法定的司法机关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根据判决所确定的刑罚而将其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二、刑罚执行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执行机关必须是合法的刑罚执行机关,必须是依照人民法院合法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执行,执行程序必须合法。
(二)惩S虢逃?脑煜嘟岷显?颉W锓副匦敕?蛹喙埽?渭永投??邮愿脑臁?
...[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12
第十二章 刑罚的消灭
第一节 刑罚的消灭概述
一、刑罚消灭的概念
刑罚消灭,是指由于法定或事实的原因,致使国家对犯罪人的刑罚权归于消灭。对犯罪人而言,刑罚消灭意味着刑事责任的终结;对国家而言,刑罚消灭则是指求刑权、量刑权、和行刑权的消灭。
二、刑罚消灭的事由
刑罚消灭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谭O?鸨匦胍杂Φ被蛘咭丫?视眯谭N?疤崽跫??绻?淮嬖谡飧銮疤崽跫??谭O?鹁臀薮犹...[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13
第十三章 罪刑各论概说
第一节 刑法分则的体系
一、刑法分则体系的概念
刑法分则体系,是指刑法分则对各种犯罪进行科学的分类,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而形成的有机体。
建立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具体犯罪,如果不按照一定标准把它们划分为若干大类,大类犯罪如果不细为若干小类,再按照一定标准和原则对各类犯罪进行合理排列,刑法分则必将成为杂乱无章的各种具体罪刑条...[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15
第十五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节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一、放火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一)概 念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二)特 征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放火行为;
二是放火行为已经或者足以危及到公共安全;
...[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刑法学大纲讲义16
第十六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商品的质量管理法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危害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侵害国家、单位、他人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本节共有9个罪名。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第140条)
(一)概念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