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政法干警民法学教材之人身权利的相关文章推荐

政法干警民法学教材之人身权利

1. 人身权与人权 人身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参不可分离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人权是西方法学的概念,是人基于自然属性而具有的权利。二者的区别是: 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权最初提出者是资产阶级为摆脱封建束缚而提出的一个政治口号,正是这样的学说和口号,从思想上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从政治上摧毁了封建政权。尽管如此,资产阶级的人权观热哪个染具有不可摆脱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 2)人权一词在国内法上一般大致小相当于各国宪法上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在国家文献使用时,其包括的范围更光。人权不仅包括政治性权利,还包括民事性权。民法上所讲的人身权比“人权”概念范围要小的多,它只是指那些与权利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的民事权利,是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从逻辑上看,人身权属于民事权利,而民事权利属于人权。 2. 隐私权与名誉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对自己个人生活权和以个人生活自由为内容,从根本上排斥他人干涉的一种权利,是公民就其个人秘密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名誉权是公民、法人依法所享有的,有关自己的社会评价不受他人侵犯的一种人身权利,是公民就其名誉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二者的区别是: 1) 主体范围不同。 2) 侵权方式不同。 3. 法人名称权与公民姓名权 名称权是指法人等其他... [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民法学教材之人身权利的相关文章

政法干警民法学教材之继承

继承是指一个对象直接使用另一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也指按照法律或遵照遗嘱接受死者的财产、职务、头衔、地位等。 1. 遗赠抚养协议与遗嘱继承 遗赠抚养协议是指遗赠人与抚养人签定的,有抚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将自己的合法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于死后转移给抚养人的协议;而遗嘱继承是指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法律制度。二者的区别是: 1) 遗嘱是单方法律...[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民法学教材之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对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属于法律责任的一种,是保障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实现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 1. 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归责原则 过错归责原则是指民...[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民法学教材之民事法律关系

1. 物权关系与债权关系 物权关系是指行为人可以直接支配物,而不需要义务人实施某种积极行为予以配合的民事法律关系。债权关系是指权利人的权利必须由义务人的行为相配合,才能行使和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二者的区别: 1) 物权关系的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物,债权关系的权利人不可以直接支配物。 2)物权关系的权利人行使权利不需要义务人实施某种行为予以配合,债权关系的权利人行使权利必须由义务人的一定行为相配...[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民法学教材之民事法律关系

1. 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是指在权利人之外,一切不特定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在这类法律关系中,权利人行使和实现其权利并不需要义务人的协助,义务人所承担的义务一般表现为消极不作为义务,即不实施任何妨碍权利人行使和实现权利的行为。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具体、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在这类法律关系中,权利人实现权利必须有具体的义务人协助,并且义务人只是特定的一人或...[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民法学教材之公民

公民这个知识点在民法中也是很重要的,这里列出主要的几个点。 1.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从而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的资格。民事权利是指则是民事主体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实际享有的法律利益。二者区别: 1)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可能性,但并不能因此而给民事带来实际的利益;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参加某一项具...[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民法学教材之法人

法人这个概念是经常被提及的,很多考生会把法人和个人合伙这两个概念搞混,这里普及一下基本的概念知识。 1. 法人与个人合伙 法人是指依法成立的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独立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而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约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的行为或组织形式。二者的区别: 1) 法人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个人合伙不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2) ...[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民法学教材之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区分于民事行为,但属于民事行为,这点希望大家能够区分清楚,而由民事法律行为这个概念衍生的一些概念,同样也是需要注意的,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些知识点。 1. 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利权和民事义务而实施的合法行为。而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思而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二者的区别: 1) 民事法律行为...[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民法学教材之代理

代理是以他人的名义,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对被代理人直接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这个知识点主要就代理中的一些概念做一些解释与区分。 1. 委托代理与法定代理 委托代理是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产生的代理关系。法定代理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代理关系。二者的区别是: 1)代理权的产生根据不同。委托代理中的代理权产生的根据是被代理人人的委托授权,而法定代理中代理权的产生根据是法律的直接规定。 ...[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民法学教材之物权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或者说,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 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动产物权是指以动产为标的物的物权。不动产物权是指以不动产为标的物的物权。二者的区别是: 1) 取得方法不同。不动产物权的取得方法主要为继受取得,而动产物权有多种取得方法。 2) 公示方法不同。...[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民法学教材之所有权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财产所有权。所有权是物权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三个特征,具体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四项权利。 1. 附合与混合 混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财产互相结合在一起,难以分开并形成新的财产。附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财产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财产,虽然未混合,但非经拆毁不能恢复原来...[ 查看全文 ]
2012-08-21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广东教师招聘 教材 小学生作文培训教材 雅思教材 雅思用什么教材 雅思英语教材 雅思阅读教材 日语学习教材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录取分数线 上海政法学院天津录取分数线 上海政法学院江苏录取分数线 上海政法学院福建录取分数线 上海政法学院河南录取分数线 上海政法学院山西录取分数线 上海政法学院陕西录取分数线 上海政法学院贵州录取分数线 中国政法大学安徽录取分数线 中国政法大学广东录取分数线 中国政法大学河南录取分数线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天津录取分数线
热点推荐
行测题库 行测真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公务员成绩查询入口 部队涨工资 公务员面试时间 言语理解与表达 国考行测真题 公务员真题解读 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