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政法干警地理讲义二的相关文章推荐
政法干警地理讲义二
1 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3 晨昏线的判断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地方时的计算 每往东1°,时刻增大分钟。
5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 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6 区时的计算 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7 北京时间 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8 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9 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10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12 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3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4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5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16 夏半年的概念 3月21日至9月23日(北半球)
17 冬半年的概念 9月23日至3...
[ 查看全文 ]
政法干警地理讲义二的相关文章
政法干警地理讲义一
1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2 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影响 水平运动(褶皱山系、裂谷海洋)、升降运动(海陆变迁)。
3 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板块交界地壳活动。板块运动形成地貌。
4 六大板块的名称 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
5 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貌 张裂(裂谷、海洋)、相撞(海沟、岛弧链、海岸或褶皱山脉)
6 生长...[ 查看全文 ]
政法干警历史讲义七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1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 “顶洞人”的远古...[ 查看全文 ]
政法干警历史讲义六
121、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后,实行变法,整理财政和军政,称为“王安石变法”。后来由于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变法维持不到十年就结束了。
122、北宋时期官员包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 人们把他当作清官的典型,尊称他为“包公”、“包青天”或“包龙图”。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包公的动人故事,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123、五代十国时期,各地佛教盛...[ 查看全文 ]
政法干警历史讲义五
161、1662年,郑成功率领军队驱逐占据台湾的荷兰军队,收复了台湾。 1684年,清朝廷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162、清朝乾隆皇帝组织大批学者编写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
163、1724年,清朝廷确立了西藏宗教和政治领袖达赖和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
164、1727年,清朝廷开始在西藏设驻藏大臣。 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 查看全文 ]
政法干警历史讲义四
201、中法战争爆发于1884─1885年期间,是法国侵略越南时和中国发生的战争。1885年,清朝军队获胜后,反倒与法国签订了屈辱的《中法新约》。再次说明了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
202、冯子材是中法战争中大败法军的爱国将领,他以年迈退职; 1885年初被重新起用,率部队及两个儿子在广西边境奋勇抗法,取得镇南关──谅山大捷,迫使法国内阁倒台。
203、1894年,由于日本向朝鲜发动侵略...[ 查看全文 ]
政法干警历史讲义三
241、1904年黄兴等人在长沙组织成立了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并策划了反清起义。
242、秋瑾,又称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辛亥革命中的女志士。 1904年离家别子到日本留学,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是同盟会浙江负责人。1907年在浙江准备发动反清起义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243、“二次革命”: 1913年孙中山继辛亥革命之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体制的斗争。李烈钧、黄兴...[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之历史(十)
1.十月革命后成立的苏维埃俄国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 )。
A.资本主义
B.封建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主主义
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的临时政府代表了下面哪个阶级的利益( )。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3.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它于1917年11月宣告成立,请问它在( )。
A.莫斯科
B.彼得格勒
C.基辅...[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之历史(九)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苏美英社会制度不同,却能缔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战略上的配合
B.面临共同的敌人
C.绥靖政策的破产
D.国际会议的促成
2.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产生影响的国际会议是( )。
A.德黑兰会议
B.开罗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3.领导苏联军民浴血奋战,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领导人是( ...[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之历史(八)
1.美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结成了同盟,共同抵御来自法西斯国家的威胁,但这种同盟关系在战争结束后很快破裂,请问破裂的标志是( )。
A.“铁幕演说”发表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2.下列关于欧洲共同体成立后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促进西欧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B.新的战争策源地在欧洲形成
C.加剧...[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民法学备考五
担保法---为债权人利益
一、担保体系
债权担保的必要性来自于其性质与效力。债权为请求权,不能直接支配债务人的人身或者财产,只能借助于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自愿履行或强制履行),才能使债权得到实现。然而,债务能否适当履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债务人所拥有的财产状况,即责任财产。
为了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及时得到实现,现代大陆法系的民法均承认债权的担保制度,主要包括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