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答题技巧4的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答题技巧4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有很多关于法律范畴的,在这些关于法律处罚的概念中,对于非专业的考生来讲容易混淆,如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刑罚,强制措施等。这些是考生在考试时容易犯的错误,这里对这些惩罚措施作简单的解释。
一是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而又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
以下为案例:赵某原系洪泽县某村村民,其房屋年久失修,破漏不堪,已成危房。1989年5月,赵某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拆除危房,翻建成砖墙水泥结构的平顶房三间、厨房一间及楼梯间和院墙,占地125平方米。1990年9月,洪泽县水利局对赵某作出“限期拆除擅自建翻的房屋”的行政处罚决定。
二是行政处分。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所属的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依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而给予的一种惩戒。行政处分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注意,所谓处分是机关或单位对于其工作人员(行政处分则专指行政工作人员)进行的行为。
例如:国土资源部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挂牌督办案...
[ 查看全文 ]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答题技巧4的相关文章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答题技巧3
一、明确大纲变化及考查内容、形式
根据此次大纲的规定,常识判断部分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结合近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的命题情况,2012年国考常识判断的考试要求和考查能力也更加明确,所以考题的综合性将会加强。
在考查内容上,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考查内容涵...[ 查看全文 ]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答题技巧2
1.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下列选项不属于会议内容的是( )
A.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B.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D.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答案】C解析: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 查看全文 ]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答题技巧
第一,常识判断的内容大部分跟当年的时事热点有关。
例如:2011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试卷第4题:关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其标准时点是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B。所取得的数据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
C。所需经费由中央政府完全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
D。采用按户口所在地登记的原则 ...[ 查看全文 ]
2012政法干警考试出题规律分析
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得出,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民法》的考试考察目标在于使考生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民法学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较为系统地掌握民法学的基本原理,能够理解各种基本民事权利,具备在具体社会关系中识别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能力,并力求准确地表述基本民事权利义务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求考生具备运用民法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民事法律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知,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民法》考试所注重...[ 查看全文 ]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之文化
一、古代文化常识
(一)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 “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 查看全文 ]
公务员行测法律常识资料五(刑法修正案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一、在刑法第十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在刑法第三十八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查看全文 ]
公务员行测法律常识资料四(保守国家秘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查看全文 ]
公务员行测法律常识资料三(人民调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完善人民调解制度,规范人民调解活动,及时解决民间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第三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 查看全文 ]
公务员行测法律常识资料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国...[ 查看全文 ]
公务员行测法律常识资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