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归纳概括的三要求的相关文章推荐
归纳概括的三要求
归纳概括是综合的一种,是精粹的综合,是提炼精华、着重脉络梗概的综合。在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就是提炼和归纳给定材料,具体而言就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准确、精炼地把握住和表述出给定材料所含的主要信息。要想做好申论的归纳概括,我们必须首先明白归纳概括有何要求。对此,人事考试网的专家提出如下要求:
概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事物的现象,有的表现了事物的本质,有的则不能很好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甚至还会有一些 假象 。这就需要我们在概括时抛开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当我们在研究某个对象时,可以有条件地把这一事物从普遍联系中分离出来,从实践的需要出发给自己提出一定的目标,然后据此抽取对象的某一方面,而舍弃其他方面,以便研究事物的本质。
这个抽象思维的 提取 和 分离 对象特性的活动并不是要使事物支离破碎、片面化、空洞化,而是为了暂时抛开其他的联系条件突出其主要方面,发现构成该事物的本质属性。
此外,我们还应当意识到,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对事物做出正确的概括,就必须有科学态度。如果没有科学的态度,要想对客观事物做出准确的概括是不可能的。人的思维的概括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在文化的积淀下不断增长、提高的。所以正确地进行概括离不开实践经验,离不开智慧,离不开...
[ 查看全文 ]
归纳概括的三要求的相关文章
材料阅读--申论得高分的保障
在公务员考试笔试中,申论作为笔试中的一个科目,重在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设定申论科目至今,申论命题日趋成熟,题型不断变化,难度在加大。但从命题分析,申论一直遵循在给定材料的基础上设定题目。从考生的答卷来看,议论文写作,考生都具有一定的谋篇布局能力,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出现的问题常常是偏离主题。在小题目中,考生的问题...[ 查看全文 ]
申论答题注意的八个新提法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公务员考试分析 申论答题注意的八个新提法》考试资料,关键词为提法 申论 答题,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5时07分51秒。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 建设 到 发展
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新天地研究院教研时注意到,党的十三大以来, 建设...[ 查看全文 ]
申论命题和考试的变化规律
从多年来国家、地方的申论试题看,近年来申论命题显示出两个重要的变化:
(一)命题模式的多样化
在2000年至2002年的三年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往往按照“三段模式”来进行命题,即人们常说的“概括”、“对策”、“议论”三大部分。然而,这种“三段模式”不久就被打破了。从2003年起,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及一些省市的申论试题,都先后出现试图打破“三段模式”的倾向。即:由命题的...[ 查看全文 ]
提对策的方法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申论 五种 对策,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5时05分39秒。
二、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理解题意:
1、字数限定:不超过350字。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解题对象:针对给定材料,提出解决方案。问题在给定材料之内,一般是近涉关系...[ 查看全文 ]
十七届三中全会与农村改革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10国考申论热点 十七届三中全会与农村改革》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热点 申论 全会,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5时07分31秒。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农业稳,天下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这个《决定》,明确...[ 查看全文 ]
申论材料归纳的三原则
归纳概括的三大快速进阶法快速进阶旨在帮助考生提高自己的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诚然,归纳概括能力作为阅读能力的一部分,考生想在短期内实现质的飞跃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希望通过以下介绍的方法帮助考生建立起一种做题的意识,看到归纳概括题后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下笔,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当然,我们总结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考生,每个人的阅读习惯不一样,如果你的阅读能力超强,完全没有必要照搬我们的方法,这些方法...[ 查看全文 ]
申论必胜的四大法宝
概括全面。要求做到下列几个方面:1、概括宏观化。例如06北京公务员考题中,资料里有政府的失信事件,有政府的出尔反尔事件,有政府的监督缺位事件,有政府的诚信事件,有政府的求实事件,那么,该如何概括?有的考生概括为“政府的诚信缺失”。这就不全面。政府的求实事件怎么办?我们必须跳出来,宏观一下,概括为“政府的行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这样就很全面了。2、每一个资料的主题在概括里必须都要有所反映。不能只概括...[ 查看全文 ]
提对策的几种技巧
2、职能分类法。行政机关是按照职能设置的,各行政部门各司其职。因此,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要事件,要按照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原则来进行安排。在工作中,要贯彻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可行性是指理论上可以执行,可操作性是指在实践中可以执行。具有可行性的不一定具有可操作性,具有可操作性的不一定具有可行性,必须要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进行。(郭五林著)
采用职能分类法,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模式来进行编排:“方案一:...[ 查看全文 ]
申论写作中加分的名言
这里我们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筛选出部分治国安家的名言警句,相信肯定会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 魏书 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 柬 ,选择。佐:辅助的人。○《意林》引《物理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 吴兢《贞观政要 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 查看全文 ]
申论资料: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
综观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喜忧参半,展望我国汽车工业的未来风险与机遇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去年1至7月,汽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23.82亿元,同比增长29.44%:产品销售收入3598.88亿元,同比增长31.05%:利润总额221.90亿元,同比增长51.14%。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都比较大,实现了增产增收。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