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的相关文章推荐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部分经常考到的题型,它是由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例如,
从结构上看,一个三段论推理包括“小项”、“大项”和“中项”三个不同的项,并且每一个项都出现两次。如上例中,“铜”是结论的主项,即小项;“闪光的”是结论的谓项,即大项;“金属”在前提中出现两次而在结论中不出现,是中项。
有些三段论并不是以标准的形式出现的,而且可能省略前提,需要先将其转化为标准的三段论形式。
小练习
判断以下三段论是否有效,并说明原因。
①审判员在法院工作,这些人在法院工作,所以这些人是审判员。
②中子是基本粒子,中子是不带电的,所以有些基本粒子不带电。
③鸟不生活在陆地,所以,人生活在陆地。
④爬行动物不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都是卵生的,所以凡是卵生的动物都不是爬行动物。
⑤广东人不是香港人,香港人说粤语,因此所有说粤语的人都不是香港人。
⑥这个药有剧毒,因为它含有砒霜,而砒霜是有剧毒的。
【答案】
①无效,中项“在法院工作”两次不周延。
②有效,属于正确推理。
③无效,省略了小前提“人不是鸟”,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
④无效,“卵生的”在前提中不周延,但在结论中周延,属于小项不当周延。
⑤无效,香港人在推理...
[ 查看全文 ]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的相关文章
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分段法巧解费用问题
公务员考试中的费用问题是近几年考试热点问题,2010年和2011年都考了两个题,在总题量为15的数学运算中是高频率试题类型了。接下来用近几年真题举例说明公务员考试中费用问题的考察题点和解题思路,从而探讨下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难度如何加深的。
公务员考试中常涉及的费用问题有两种考察方式。第一种,经济利润问题,包括作为消费者和 商家两种角度,常涉及的是打折或者成本上升的类型。这种题目一般利用题目要求列方...[ 查看全文 ]
2011年公务员联考《行测》插板法解决组合问题
排列组合问题是近年来公务员行测考试的热点,不论国家公务员考试、省公务员考试或是省市公务员联合考试都会涉及到排列组合问题,纵览近几年的题目,大有越来越难的趋势,因此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题目变化多端,但本质并没有变,下面为你先来介绍下排列组合的基本知识点。
基本概念
基本公式
排列公式:
组合公式:
解决排列组合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此题是分步还是分类来解决,分步用乘法,分...[ 查看全文 ]
2011年公务员联考行测数量技巧:剩余定理
一、中国剩余定理的由来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这样一个问题: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一批物品,3个3个地数余2个,5个5个地数余3个,7个7个地数余2个,问这批物品最少有多少个?” 这个问题的解题思路,被称为“孙子问题”、“鬼谷算”、“隔墙算”、“韩信点兵”等等。
二、“中国剩余定理”算理及其应用
明朝数...[ 查看全文 ]
2011年公务员联考《行测》数字推理解题方法
在临近4.24公务员联考之际,有很多的考生奋战在各省公务员备考的前线上,挑灯夜战,在让人头疼的数量题中做着反复摔到、爬起的循环运动,其实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平时大家也做了好多真题,但是真正考试的时候还是感觉毫无头绪,无从下手。等看见解析的时候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我也知道啊,但是怎么当时就没想到呢?
原因可能是由于只顾着赶路了,而错过了欣赏风景。也就是只顾着做题,而没有去想这个题为什么这样出?为...[ 查看全文 ]
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一题多解容斥问题
通过对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地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的分析,不难发现,计数性质的试题经常出现在数量关系部分的数学运算中。而此类试题在运算的过程中又因为容易遗露某个条件而漏计或重复计数出现错误。今天,专家结合具体的试题来和大家一起探讨解决此类试题的方法。
例题:某市对52种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其中有8种产品的低温柔度不合格,10种产品的可溶物含量不达标,9种产品的接缝剪切性能不...[ 查看全文 ]
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一题多解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是公务员考试当中数学运算部分最为常见的试题,并且在作答的时候耗时较长,加上公务员考试的题量大时间短,所以,如何在短时间内选对答案,已经成为考生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专家结合具体的试题来对这个问题作一下梳理讲解,希望能帮助广大考生迅速作答行程问题,不再为行程问题焦虑。
下面请看例题:
小王步行的速度比跑步慢50%,跑步的速度比骑车慢50%。如果他骑车从A城去B城,再步行返回A城共需要2小时。问...[ 查看全文 ]
公务员考试《行测》特值法巧解数量关系
在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运算部分一直是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应试者理解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根据历年应试者的信息反馈,专家发现,数学运算常因其计算量大、耗时多等原因成为被很多考生放弃的部分。
事实上,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学运算题并非单纯的考查应试者的计算能力,更多是如大纲中提到的对考生分析问题和合理应用各种解题方法快速答题的考查。
如下面这道2010年联考真题:
【例题】一列队伍沿直线匀速前进,某时刻一传...[ 查看全文 ]
2011年公务员联考《行测》言语成语类题目分析
在4.24公务员联考考试中,行测的重要备考算的上言语理解与表达了,而言语的成语类考试,最近几年考的比较多。言语成语类的题目一般出现在选词填空中,先看一下考情分析:
一、成语类的题目有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有它的一些特点:
1、题量增大,逐渐成为行测言语类的主流题目
2、与词语混合考查
3、答案一般没有争议
4、考查的成语多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语中意义相近的、容易混淆的、容易误用的成语
二...[ 查看全文 ]
2011年江苏公务员《行测》言语概况及两大题型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整体概况
公告显示,2011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主要测试应试人员运用语言文字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考试大纲与2010年相比,一字不差,没有变化。其实说白了,行测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主要考察的学生两个能力,一个是理解能力,一个是表达能力。
近三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部分的总题量稳定在15道题左右。江苏公务员考试常考的题型为片...[ 查看全文 ]
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一题多解利润问题
近几年来,不管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 各省市的公务员考试,其竞争的激烈程度都在逐年增加。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要通过做题了解大量的题型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常考题型的一题多解的训练,惟有如此,考生在考场之上才会更加地游刃有余。
专家在此结合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道利润真题,给各位考生讲解利润问题的五种解答方法。
例题:
某商店花10000元进了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相当于进价25%的利润来定价,结...[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