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政法干警行测指导:言语理解中的举例论证技巧的相关文章推荐

政法干警行测指导:言语理解中的举例论证技巧

在做主旨概括题的时候,为了增加考试难度,往往把例子的篇幅拉的很长,例子的篇幅往往占到整个文章70%以上,整个文段大段篇幅都在论述例子。专家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同学往往根据概率学和统计学,凡是出现多次的就是重点,概括文章主旨的时候往往把例子概括了一下。 考生应该牢记,言语不是数学,言语并不遵循数学逻辑,即使例子的篇章再长,出现的频率再高,例子也只是例子而已,例子的出现只是作为一个论证的过程来论证作者的观点。概括文章主旨,概括的是原文作者的观点。以2008年国考为例: 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 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 整个这个题的原文材料,大段的篇幅都是在论述“音乐”,但“音乐”只是作为一个例子,作为一个举例论证的过程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概括文章主旨,概括的是原文作者的观点。... [ 查看全文 ]
2012-08-24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行测指导:言语理解中的举例论证技巧的相关文章

政法干警行测指导:言语题型解析

国各省的政法干警考试已经陆续拉开帷幕,各省份的政法干警也都必考行政能力测试,而其中必然也有20-30题左右的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那政法干警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中的言语考察又有哪些差别呢? 一、试题难度稍低 首先最明显的是难度的降低,政法干警考试综合难度都不及国家或是地方省公务员的考试。 二、文字量明显减少 通过观察最近几年各省份的政法干警试题发现,言语模块片段阅读的文字量明显要比国考减少,平均每篇片段...[ 查看全文 ]
2012-08-24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行测指导:逻辑填空常犯错误

逻辑填空在言语理解与表达占了一半的比例,而从学生的做题情况和考题的发展规律来看,其难度往往比片段阅读更大,考生失分更多。那逻辑填空失分的原因在哪里呢?专家发现,问题在于做题时考生往往只是看着选项凭感觉来选,或者说读一读,感觉那个更通顺来选,那么这种感觉基于一些什么样的潜意识呢,要想百战百胜,至少得做到知己知彼,知道问题在哪里。 其实命题人在设置选项陷阱时,往往也是从考生的心理出发来设置,所以,高水...[ 查看全文 ]
2012-08-24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行测指导:逻辑填空注意“逻辑思维”

逻辑填空题的前身是“选词填空”,其主要考察考生对实词和成语具体含义的了解和掌握,2010年国考大纲将该题型重新定名为“逻辑填空”,名称的改变是一个小创新,更重要的是考察的重点将变为,在了解词义的基础上,着重从横线前后的语言环境的逻辑关系入手,找寻解题的突破口,这也是其命名为逻辑填空的意义所在,从本质上说,考察的是是否具有逻辑思维,这相对于考察词语的本义更能体现公务员考试能力指向,同时也符合公务员考...[ 查看全文 ]
2012-08-24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行测指导:破解逻辑填空

公务员考试中的逻辑填空题目单纯考查词义的题目越来越少,多数题目都把考查重点放在了对特定语境的分析上。语境分析法包括对应分析法和情景展开法,下面,专家就针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讲解。 一、对应分析法 对应分析法是进行语境分析的一种方法,也是快速突破逻辑填空的有效方法。对应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有一定的言语片段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的语境。 对应,可分为正对应和逆对应两种。正对应,是指词语之间、文句之间或词语与文...[ 查看全文 ]
2012-08-24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行测指导:选词填空指导

对于很多政法干警的备考考生来说,选词填空是2011年政法干警考试行测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而选词填空实际上就是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其重点是考查应试者结合语感、语境(上下文)准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虚词)的能力。 一、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的全过程中的高度浓缩精华,是一种修养,一种积累,是人们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训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语、书面语)...[ 查看全文 ]
2012-08-24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行测指导:最易望文生义成语

政法干警行测试卷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中,病句的辨析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其中辨别成语的用法又占一定的分量。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特定的成语往往代表特定的含义,做成语的病句辨析试题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 查看全文 ]
2012-08-24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行测指导:破解成语类选词填空三大方法

从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真题来分析,成语在选词填空类题型中的比重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广大考生应该全面而扎实的掌握此类题型的作答技巧。国家公务员网专家为广大考生梳理了带有成语的选词填空类题型的答题技巧,总结出快准解答此类题型的三大方法,并结合典型真题进行详细讲解,以帮助广大考生更好、更快速地掌握这三种方法。 方法一:元素分析法 成语是由一个个语素组成的,每一个语素都表达着固定的含义。当命题者将某个成语...[ 查看全文 ]
2012-08-24

专题推荐:

2011年政法干警考试《行测》备考专题及模拟试卷

2011年政法干警考试《行测》备考专题及模拟试卷 指导 2011年政法干警考试《行测》高效备考指南 2011政法干警考试《行测》复习中注意四个细节 言语理解 2011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中的常识误区 2011政法干警考试《行测》片段阅读中运用冒号分号 2011年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成语题如何解答 政法干警行测指导:最易望文生义成语 ...[ 查看全文 ]
2012-08-24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行测指导:概率问题中的抛硬币问题

抛一次硬币只出现正反朝上的情况。一般都可以用枚举法把所抛得情况列举出来,但碰到抛得次数较多时,想把所有的情况数完整的列出来比较麻烦且很费时。其实可以把其转化为排列组合问题,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 例:把一个硬币抛三次,恰好有一次正面朝上且有两次反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A1/2 B1/4 C5/8 D3/8 枚举法:抛三次的所有情况数:(正、正、正)、( 正、正、反)、(正、反、正) 、( 正、反、反...[ 查看全文 ]
2012-08-24

专题推荐:

政法干警行测指导:言语三大题型特点及趋势分析

一、选词填空的特点及趋势 2010.4.25联考真题中,成语的考察占据选词填空总题量的50%。因此,对成语的考察仍会是今年的一个重点。 另外,在去年的真题中,选词填空的考察题型为单纯的语境辨析题以及语境辨析和近义词辨析结合考察的题目,此特点和国家公务员考试选词填空考察特点很类似。因此,今年多省公务员考试很大可能延续这个命题方向,继续考察考生语境辨析的能力以及语境辨析和近义词辨析综合思考的能力。 ...[ 查看全文 ]
2012-08-24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中考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立意技巧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 中考阅读理解 作文开头技巧 语文高考高分技巧 高考语文技巧 高考语文应试技巧 高中作文写作技巧 初中记叙文作文指导 小学作文写作技巧 高中英语作文技巧 小学写景作文指导 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 小学生作文方法指导 2014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体检指导意见 高考英语高分技巧 雅思学习技巧 雅思口语考试技巧
热点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辅导 公务员考试时间 申论每日一练 公务员准考证打印时间 国考职位分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 资料分析 国家真题答案解析 公务员考试报名资格 公务员考前预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