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最后预测十八题(十五)
第十五题 资源、能源问题 (一)能源紧张的原因 1、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即重化工业阶段,机械、汽车、钢铁等重化工业快速发展,而重化工业单位增加值的能耗明显高于轻工业;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步改变,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城镇人口平均消耗能量是农村的3.5倍; 3、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进入新的阶段,住房面积增大,家电和轿车的拥有水平提高,使得人均能源消费增长; 4、在新一轮的产业布局中,一些加工制造业特别是高耗能制造业向我国转移; 5、投资结构不合理,与新型工业化要求严重背离。投资增长最快的是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企业,而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集约型产业,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第三产业、农业等,则明显投资不足,规模偏小。 6、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缓解能源紧张局面的对策 当前,缓解煤、电、油紧张局面的现实举措,可以概括为两条:政策手段+经济杠杆。具体包括: 1、建立健全政府能源调控体系。(1)做好经济增长对短期能源需求影响的预测,并向社会定期发布信息,引导市场;(2)推进电力投资体制改革,降低投资者进入电力市场的门槛;(3)调整能源产品出口政策,减少煤炭资源的出口。 2、以市场机制引导市场。(1)增加煤炭... [ 查看全文 ]申论最后预测十八题(十五)的相关文章
申论考试试题:2007年北京市公务员招录考试申论测试题(三)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07年北京市公务员招录考试申论测试题(三)》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申论 北京市 测试题,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时00分15秒。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