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备考:孔子改制考(知识点大全)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备考:公车上书(知识点大全)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历史背景
公车上书史物
其背景源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备考:三国干涉还辽(知识点大全)
(也称为三国干涉) 之事件,乃发生于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予日本。六日后,俄国、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日本为此深感屈辱。是日俄战争的远因。
列强对条约之反应
俄国
俄国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早已对远东地区保有领土需求,先后占领原属清朝的外东北、夺得库页岛,更兴建西伯利亚铁路,企图在满洲与朝鲜建立势...[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备考:《马关条约》(知识点大全)
《马关条约》为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下关市)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战争的结束。清朝代表为李鸿章和李经芳,日方代表为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该条约是继《北京条约》以来侵略者强加给中国最刻毒的不平等条约,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适应了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输出资本愿望。条约...[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备考:中日甲午战争(知识点大全)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备考:旅顺大屠杀(知识点大全)
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旅顺,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估计死难者约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死者葬于白玉山东麓的安葬岗,今称“万忠墓”。
事件背景
旅顺大屠杀中日军残酷屠杀中国军民
[1]
旅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与威海卫隔海相望,共扼渤海门户。旅顺作为北洋水师重镇,由李鸿章耗时十六年、耗资数千万建成,船坞、炮台、军储的实力为北...[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备考:北洋舰队(知识点大全)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清政府也因此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创建背景
1874年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
...[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备考:同光中兴(知识点大全)
咸丰去世以后,中国进入一个特定时期,就是“同光中兴”,历史书上也称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鸦片战争
清朝强大的北洋水师 1890年
结束后,西方经济进入中国,多少也刺激了一下中国的经济。中国当时最高统治者,实际上是慈禧太后。可以说,同治、光绪时期,一直是她在统治着这个国家,统治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同治皇帝最早定的年号是“祺祥”,后来由于慈禧和恭亲王发动政变,杀了肃顺等人,两宫垂帘听...[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备考:总理衙门(知识点大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中国晚清主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的中央机构。初称总...[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备考:洋务派(知识点大全)
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中央是以奕昕、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
代表人物及职务中央: 奕䜣,总理衙门大臣,领班军机大臣。 沈桂芬,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 文祥,军机大臣。 地方: 曾国藩,两江总督(1860—1864),直隶总督...[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备考:辛酉政变(知识点大全)
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又因改变祺祥年号而称“祺祥政变”,亦称“北京政变”。是慈禧太后、恭亲王奕䜣和咸丰委托下的以载垣、肃顺为首的八大顾命大臣之间引起。从此,慈禧、慈安两太后开始垂帘听政。但实际上,慈禧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权力,历时四十七年之久。
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奕詝病死热河行宫,唯一的6岁儿子载淳继位,由顾命八...[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