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备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知识导引 2
剖析重、难点 1.日本大化改新 名称时间主持者内容历史作用 日本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政治上,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比较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 名称政治上经济上城市规模城市职能 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大政治职能为主 西欧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教权与俗权的斗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庄园为单位。十世纪后城市兴起,经济比较繁荣相对较小经济职能为主 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背景:8世纪初,法兰克人受到阿拉伯人进攻的威胁。法兰克军队是自由农民组成的,需自备马匹、武器和半年粮食,随着社会封建化日益发展,农民更难以负担全套的骑兵装备,国库也没有充足的经费来装备大量的军队,兵源枯竭。 过程:查理·马特改变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把一部分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土地作为采邑,连同耕种土地的农民,分封给前线的将领、统治边远省份和镇压部落反叛的官员们,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其终身享用,不得世袭。这种采邑制建立起封建主和附庸之间的从属关系。后来,国王以下的封建主也把土地当作采邑分封出去... [ 查看全文 ]2013中考历史备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知识导引 2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