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镇南关大捷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镇南关大捷

人民教育出版社 马执斌 1884年,法国侵略军进犯滇、桂边境。年近古稀的老将冯子材以高、雷、钦、廉四州团练督办的身份,参与抗战。 1885年2月,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起用冯子材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率领王孝祺、王德榜、苏元春等将领驻守镇南关。 冯子材巡视镇南关防务,料定镇南关外二里多远的东岭是敌军进犯的必由之路,便连夜构筑一道长三里、高七尺,宽四尺的土石长墙,并在紧要处建堡垒,布置兵力,积极备战。 果然不出所料,3月23日清晨,法军从谅山方面来犯。冯子材一面率部队迎战,一面调援军。法军的开花大炮顺着东岭山梁朝下猛轰,掩护长枪队直扑过来。顿时,山谷振摇,硝烟弥漫,阵地上弹片积了一寸多厚。法军已将冯子材赶修的5个堡垒,夺走3个,形势万分危急!老将冯子材高呼:“再让法军入关,有何面见粤人!”在主帅爱国热忱的激励下,将士们奋不顾身,冲出长墙,拼命杀敌,压倒了敌人的气焰。恰巧援军赶到,打退了法军,保住了阵地。 这场恶战,对每一个将士都是严峻的考验,它鼓舞了广大爱国将士杀敌报国的勇气,也暴露出个别将领畏敌如虎的懦夫丑态。 督办广西军务的苏元春就是个懦夫。他被法军的开花大炮吓破了胆,想退却,可又惧怕主帅冯子材的威严,就转托黄云高去劝说冯子材撤退。黄云高是冯子材的表哥,他当然了解冯子材的脾气,见面后,吞... [ 查看全文 ]
2012-11-15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镇南关大捷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一团糟的朝廷

山东省高密市教科院 王宗彬 一个朝廷,应该是一个团队,而这个团队的好坏,按照现在人们普遍认同的“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一标准来评判的话,引申出来的结论就是:一个好皇帝就是一个好朝廷。言外之意也不言自明,一个坏皇帝就是一个坏朝廷,万历算不算是一个好皇帝呢?我们不从别的方面为评价他,单从他在位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这一点来说,他就不是一个好皇帝。 那么万历皇帝为什么带不出一个好的团队呢? 一...[ 查看全文 ]
2012-11-15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在道德的名义下

山东省高密市教科院 王宗彬 明朝时,把“四书”作为考试主要内容,读书人要取得功名,必须熟读“四书”,一旦取得功名,自然对取得进身之阶的“四书”推崇备至,更把其中的道德准则奉若神明。所以明朝时,为官者常常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 实际情况怎样呢?黄仁宇先生研究发现:因为整个社会都认为做官是一种发财的机会……地方官总揽民政与财政,致富的机会至多。至于官员本身,向这种社会风气投降的程度则各有不同。大多数人觉...[ 查看全文 ]
2012-11-15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曹操的教育思想

马执斌 近期,随着河南省安阳市西高穴曹操高陵当选“2009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新一轮的“名实之争”再度升温。笔者是搞教育的,不懂考古,自然对“高陵”的真伪不敢置喙。却因此引发了探究曹操教育思想的兴趣。 曹操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并不是教育家,那么,曹操的教育思想还有什么可以探究的吗? 笔者以为,作为政治家,曹操深知教育的重要作用。所以,建安八年(203),他打败了豪强势力的代表...[ 查看全文 ]
2012-11-15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二战中苏联的叛国者

二战期间,德国在占领区征召“志愿者”,要么参与治安,要么参加另外战场作战,一般决不用于与本国政府军作战。只有苏联的大批叛国者主动要求参与前线作战。这与苏联的民族关系与政策失误有关。当德军入侵到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和俄罗斯,一些乡村的妇女用木盘装着牛奶、面包和鸡蛋迎接德军。但是,纳粹德国对待苏联的残暴使苏联人认识到只有团结在斯大林周围才有生存的希望。希特勒要求德军对占领的其他欧洲国家采取完全不同...[ 查看全文 ]
2012-11-15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巧用合背激斗志 夜度昆仑歼顽敌

马执斌 北宋皇佑四年(1052),盘踞广西广源洲的蛮族头目侬智高发动叛乱。他先自焚巢穴,然后欺骗部众说:“我们平生的积蓄,今天都被天火烧光了,没法生活了,只有夺取邕州(今广西南宁),占据广州,自立为王,否则没有活路,必死无疑。”当天,侬智高率领部众五千人,沿郁江东下,攻破横山寨,接着夺取邕州城。侬智高在邕州建立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年号启历。随后,他继续率兵沿江东下,依次攻入横州、贵州、龚州、滕州...[ 查看全文 ]
2012-11-15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太平天国混乱的科举考试

洪秀全原本是热衷考取功名的乡村青年,4次应试不第后已29岁。他发誓有朝一日自己开科取士。定都南京后他正式举行了科举考试,规定了乡试、县试、郡试、省试和京试5级考试。其中京试又分天试、东试、北试、翼试4种,一年4次,以各王生日为期,各自开科取士,各自出榜。如果冯云山、萧朝贵不死,京试就是6试了。京试的4试资格同等,不分高低,每试均可产生状元、榜眼、探花。京试试题由各王自行命题,考试内容一律出自《新约...[ 查看全文 ]
2012-11-15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秀才”造反者

洪振快 洪秀全与洪仁开都是从十几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两人都是4次落第,到29岁。此后他们不再考了,而是下决心推翻清王朝,自己开科取士。此类事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黄巢本来也是秀才,因“屡举进士不第”才有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杀意,起兵反唐。李振是朱温的谋士,因“累应进士举不第”“尤愤朝贵”。他让朱温把一帮进士出身的人投入黄河,说:“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朱温照...[ 查看全文 ]
2012-11-15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二战后期日本迟迟不降内幕

最后的垂死挣扎──二战后期日本迟迟不降内幕 山东省滨州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张希峰 多年的对外侵略战争,日本已经到了民穷财尽、崩溃的边缘,国内的反战厌战情绪也不断增强。国际形势也向着不利于日本的方向快速发展,可日本法西斯还想进行垂死挣扎,争取“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 1945年7月26日,《波斯坦公告》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没有任何的反应。日本之所以这样做,因为它还心存苏联出面调停的幻想...[ 查看全文 ]
2012-11-15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重视汽船的百万富翁

轻视汽船的孤岛囚徒与重视汽船的百万富翁 江苏省苏州市黄埭中学 徐继宽 美国人富尔顿最有名的贡献是发明了使用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大家都听说过富尔顿在美国哈得逊河上试航汽船的故事,当时大部分美国人都不相信没有人力和风力驱动的汽船能行驶,岸上的人们都叫嚷“动不了,绝对动不了!”然而富尔顿的汽船冒着蒸汽正常开动了,大家瞠目结舌后还不死心,又叫嚷“停不了,肯定停不了!”但是富尔顿的试航还是取得了圆满成功。 其...[ 查看全文 ]
2012-11-15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华先民对世界文明的最初贡献

──稻、粟和丝绸的发明 臧嵘 世界上最早的稻谷 世界上究竟是谁发明了种稻?这个问题至少在学术上已经争论了100多年。上一个世纪,有些外国学者以为种稻的发明权应归于印度人,也有的专家从稻的语音考源,认为最早的种稻人为印度支那的泰国或越南人[1]。以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出名的日本学者蓧田统,在他70年代出版的专著中,也认为中国稻是由东南亚顺海岸传过来的[2]。 但是,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遗址的发现...[ 查看全文 ]
2012-11-15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满分作文800字 中考语文答案 中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中考政治试题 中考语文试题 中考查分网 中考英语真题 中考成绩查询网址 中考知识点 中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