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章邯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章邯
章邯,秦末名将。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涉(陈胜)起义。九月,章邯受命平定这次农民起义,于是他召集了正在修筑骊山陵墓的刑徒讨伐反秦军。
章邯先后击败了周章(周文)、田臧,直逼陈地,战胜陈涉。之后又击败反秦军:魏咎、田儋、项梁。致使魏咎*,田儋、项梁战死。接着,章邯转战赵地,围攻张耳和赵王竭于巨鹿。可是却被项羽“破釜沉舟”在“巨鹿之战”中打败。章邯败走,后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
项羽入关后,封章邯为雍王(三秦之一),目的是为了看守在蜀地的刘邦。
前205年,章邯被出蜀的汉军打败,在废丘城外自尽。
章邯(?~公元前205年),字少荣,章愍长子。秦末大将,任少府,为秦朝的军事支柱。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二世胡亥东巡郡县,听信奸臣赵高的谗言,一路杀戮大臣,假借罪名互相株连。于是,满朝震惊,恐惧不安,凡进谏的都认为是诽谤朝廷。从此大臣谄媚讨好,百姓惊恐。第二年四月,重修阿房宫。征丁征粮,天下百姓,民不聊生;严刑酷律,狱中刑徒,人满为患。各地百姓苦于秦朝官吏的统治,纷纷揭杆起义。七月,陈胜在荆地起兵造反,自封楚王。山东百姓杀了当地的守尉令丞,自立诸侯王,响应陈胜。武臣赵歇自封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为齐王。刘邦在沛县起义,项梁(项羽的叔父)在会稽起兵。造反的人多得无法计算,各路人...
[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章邯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刘邦
西汉高祖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因为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一、少年“无赖”成豪杰
不爱读书也不爱劳动
刘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他也不喜...[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张耳
张耳(?-前201年)、陈余(?-前205年)
张耳魏国大梁人,年轻时当过魏国公子毋(无)忌的食客,后不知因何故逃亡到外黄那个地方。当时外黄有一个富人的女儿,因嫌自己的丈夫无能而出逃,寄住在她父亲朋友的家里。她父亲的朋友知道张耳是一个人才,便劝那富人的女儿嫁给张耳。于是那富人的女儿便与她原来的丈夫离异,改嫁张耳。凭着妻子娘家的财富,张耳当了外黄令。
陈余也是魏国大梁人,修习儒术,因有素养也娶了个富...[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项羽
(前232年—前202年)
名籍,下相人。项家世代为楚国的将领。项羽是项梁的侄子,而项梁的父亲就楚国著名的大将项燕。
项羽自小跟随项梁逃亡到吴地。小时侯项羽对写字、舞剑都不干兴趣。他说:“写字,只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够了;剑术最好也只能杀一个人,所以都不值得去学。我学与万人为敌的方法。”因此项梁便教他兵法,然而项羽学了会基本的东西后又不学了。
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时,项梁与项羽都去围观。“彼可取而代...[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韩信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张良
张良(?~公元前186年),字子房,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前后)的重要谋臣,先祖是战国时期韩国人,祖父、父亲都曾在韩国为相。秦灭韩国时,张良有家僮三百人,但他连死了的弟弟也顾不得好好安葬,就拿出全部家产,寻访收买刺客,谋划刺杀秦始皇,为韩复仇。
在秦始皇东游时,张良和刺客在博浪沙(今中国中部河南原阳县东南)狙击未成。秦始皇下令全国搜捕刺客。张良只好隐姓埋名,逃亡躲藏到了下邳(今中国东南部江苏睢宁...[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始皇生父杂谈
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嬴政生于赵国。从秦国国君的世系看,他的父亲是当时为质于赵国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后立为庄襄王)。《史记-秦本纪》说;“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可是,《史记-吕不韦列传》却记载了一个嬴政实为吕不韦之子的传奇式故事,说吕不韦先与一个能歌善舞的赵姬同居,知赵姬有身孕后,让赵姬去勾引子楚。不
久子楚爱上赵姬,吕不韦便把赵姬献给子楚。赵姬足月后生下嬴政,子楚遂立赵姬为...[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与秦军的诞生
回望秦军统一中国的步伐,那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史。
3000多年前,周王朝在镐京统治着中国。在王国的西北边陲,生活着一个专门为国君养马的部落,他们就是最早的秦人。这是一个传奇般的部落,它最早的居住地在哪里,什么时候迁移到西北高原,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史记·秦本纪》中给了我们一种解答,司马迁使用了神话式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秦人的起源: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军兵器的种类
在消灭了中原六国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军主要的对手。在秦军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匈奴骑兵乘机南下,侵占了黄河以南大面积的土地。在帝国的都城咸阳,如何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就摆到了秦始皇面前。
当匈奴骑手高速冲锋的时候,传统的步兵很难抵挡。从历史记录来看,一种叫弩的远射兵器很可能在秦军击溃匈奴的战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最后一次出巡东方,曾经亲自在东海上...[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赵长平决战
根据兵马俑的布局来推测:2000多年前的长平战场,赵军首先面对的是秦弩兵,紧接着就是秦步兵的冲击。他们是秦军真正的主力部队。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两军初次交锋,赵军损失惨重。深知秦军厉害的赵军统帅廉颇,立即改变策略,全线撤退,凭借有利地形,构筑壁垒固守。秦军久攻不下,又远离国土,战局反而开始对秦军不利。
《史记》中写到:秦人用反间计使赵王上当,以年轻的赵括代替了老帅廉颇。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长城千万里
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中国北部的匈奴,占有今内外蒙古、宁夏一带的广大草原地区。当时,借中原各国忙于征战、无暇北顾之机,匈奴不断袭掠与其接壤的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地。
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对中原文明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当秦军在南方奋战的时候,匈奴人越过了阴山脚下的黄河,直接威胁秦帝国的都城咸阳。
平定了南方之后,匈奴人就成了秦军最后一个对手。
公元前215年,大将蒙恬挥师北上,秉承秦始皇的旨意,去解...[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