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诸侯争霸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诸侯争霸
中国强权政治的开端---诸侯争霸
春秋时代政局的突出现象,是霸政的形成。由于周室王权日趋式微,各诸侯国内则篡弑迭生,外则互相兼并,加上夷蛮、戎狄等异族时常侵扰中原,全国局势非常紊乱。一些势力强大的诸侯,不仅想吞并小国,而且想取代天子的地位;但在列国竞争之下,一时无法君临全国,只得称霸诸侯,而为中原诸侯的盟主,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于经传者有一百七十多国,但其中会盟、征伐事迹之彰彰可考者,不外齐、鲁、楚、秦、晋、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在春秋时期,先后参与争霸的著名诸侯有五个,史称“春秋五霸”。五霸的一般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但宋襄公并未能称霸,而秦穆公仅霸西戎。同时争霸的大国还有吴、越两国,于是对“五霸”,其说不一。争霸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齐桓公称霸。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是齐桓公,齐在春秋前期,已是东方的大国,疆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今山东临朐),北至于无棣(今山东无棣)。”负山面海,有鱼盐之利。但在齐襄公(前697—前686年)时,由于政治黑暗,剥削残酷,阶级矛盾一度尖锐。齐襄公死,桓公小白继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国势日益强盛。公尤前664年,山戎侵燕,齐桓公率军北伐山戎...
[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诸侯争霸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繻葛之战
周天子“受命于天,辅有四方”地位的彻底丧失---繻葛之战
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爆发的繻葛之战,是春秋初期郑国郑庄公为称霸中原,在繻葛(今河南长葛北)大败周室联军的一次反击作战,也是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后,周王室衰弱,诸侯国崛起,不听从天子之命,开始觊觎和争夺霸主地位的开始。
经过西周末年的战乱,周王室的实力大减,东迁洛邑的周天子虽然名义上仍保留着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实际上势力已一落千丈,其...[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周平王东迁
东周列国的开端---周平王东迁
周朝在周幽王统治时期王室力量已大大减弱,西部游牧部族西戎经常派兵侵犯镐京,对西周进行骚扰掠夺。为了保证周王室的安全,便于各地方诸侯勤王方便,人们在周京畿地区建了好多烽火台,这样当西戎侵犯之时,人们会点燃烽火台的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台狼烟四起,便迅速调兵赶往京城保护周王。烽火台建成后由于诸侯救兵能及时赶到勤王,西戎各部也不敢轻易向周都城进犯,情况暂且好了许多。但是,周幽...[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烽火戏诸侯
不爱江山爱美人,嫣然一笑亡西周---烽火戏诸侯
周宣王死后,其子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当时周室王畿所处之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使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而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又对外攻伐西戎而大败。这时,有个大臣名褒珦,劝谏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
褒珦在监狱里被...[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国人暴动
严重动摇了西周奴隶主的统治---国人暴动
周夷王死后,周历王姬胡继位,认为父亲在位时,对诸侯大夫过于宽和,决心以严酷的手段来慑报臣下。不久,他就借故烹杀了齐哀公。
周历王又贪财好利,千方百计地搜刮人民。有一个臣子叫荣夷公,教唆厉王对山林川泽的物产实行“专利”,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平民(国人)进山林川泽谋生。周历王听了很中意,置大臣的规劝和平民的反对于不顾,推行了“专利”政策。
平民被断了生路,怨声...[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成康之治
周王朝最强大的时期---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为慑服商顽民而建的东都成周城落成后,辅政大臣周公还政于成王,周朝进入巩固的时期。成王及其子康王继承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务从节俭,克制多欲,以缓和阶级矛盾。又令周公制礼作乐,即王朝各种典章制度的创立和推行,大规模进...[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分封诸侯
封疆建国以藩屏周王室---分封诸侯
殷商灭亡后,周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即历史上的西周(约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771年)。周公执政后讨平了三监之乱,并乘胜灭掉奄等五十多个殷的属国、方国,从此,周由一个西部小邦变成了一个泱泱大国。为了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有效地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有的邦国,周初实行了分封制,以拱卫周室。
分封制即封建诸侯。所谓封建即“封邦建国...[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牧野之战
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就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太公望等人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略决战。
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寖弱诸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帝辛)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封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武丁盛世
商王朝的极盛时期---武丁盛世
商王武丁是商代一位有政治才能的君王,雄才大略,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他年少时学于甘盘,获得了许多知识。他在民间生活的经历,使他深知民众之疾苦。为了使殷道复兴,他破格提拔了有才能的人傅说,并任以为相,让他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武丁修政行德,励精图治,在傅说的帮助下,他的理想得以实现。他还对四周侵优商王国的外方邦进行了征讨,诸如羌方、土方、方、人方、鬼方、虎方、荆楚等等。...[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盘庚迁都
对稳定商王朝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盘庚迁都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商汤灭夏
中国第二个王朝的建立---商汤灭夏
夏朝奴隶制国家距今约4000多年,是世界上古老的奴隶制国家之一。夏朝从禹开始,到桀灭亡,传14世,17王,有400多年的历史。今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部是夏人统治的中心。这个国家的范围,北到山西的长治,南达河南伊水流域,西到陕西华山一带,东至山东河济之间。据人推测,夏朝的势力和影响已达到黄河南北和长江流域。
奴隶制国家是建立在残酷剥削奴隶劳动之上的。奴隶不仅从事家内...[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