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修筑万里长城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修筑万里长城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修筑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
许多人以为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开头的,其实,早在战国时期,这项浩大的工程即已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各诸侯国都于险要据点兴建单个的防御城堡及用于传递军情的烽火台等设施,随后逐渐在边境上修筑城墙,把这些城堡等设施联接起来,形成一套有机整体,以抵御外敌的侵扰。楚国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最早开始这项工作,为防韩、魏而筑起“方城”,以后各国纷纷效仿。如齐国为防楚、越而在泰沂山区筑起齐长城;魏国为防秦国,沿洛水河城筑起魏长城;
赵国为防齐、魏之敌,在漳水一带筑成赵长城。这些都被称为战国长城。除此之外,有的诸侯国,燕、赵、魏国,为抵御北面游牧民族(如东胡、匈奴)南下侵扰,在北方修筑长城。随着六国的相继覆灭,这些长城也失去了它们原有的作用,只是仍能发挥着防止匈奴侵扰的重要作用。
秦国最早的一条长城,修建于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的“堑洛”,沿洛河修筑,以防魏国之敌。秦惠文王更元元年(公元前324年)秦国又筑洛河中游的长城,“筑上郡塞”,这是防御赵国的。秦昭襄王时,又在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防匈奴的侵扰。这段长城由东向北,起自临洮,至今陕西安塞县境时分为两支:一支止于秦...
[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修筑万里长城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陈胜 吴广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爆发于秦末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东方到沙丘(今河北平乡、广宗一带)突然病死。赵高伪造秦始皇的遗诏,逼死太子扶苏,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帝,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个昏庸而残暴的皇帝。他在埋葬秦始皇的时候,下令把全部工匠封死在陵墓里。他继续修建阿房宫,豢养大量狗马禽兽,供游猎之用。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钜鹿之战
破釜沉舟,给暴秦统治的致命一击---钜鹿之战
钜鹿之战,发生于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它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由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同秦军主力章邯部在钜鹿地区(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的一场战略决战。在作战中,起义军以无比英勇顽强的气概,正确适宜的作战指导,一举歼灭秦军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对于灭亡秦王朝残酷腐朽的统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有积极推动意义的。但...[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楚汉之争
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角逐---楚汉之争
秦朝末年,伴随着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也出现许多反秦武装集团。其中,项羽和刘邦就是两支主要力量。
项羽原是楚国的旧贵族。公元前209年9月,他跟叔父项梁,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杀死会稽太守,在吴(江苏苏州)举行起义,队伍发展到8000余人。刘邦早年做过沛县亭长,在萧何、曹参等人支持下,杀死沛令,自立为沛公,集聚了起义者3000多人。陈胜、吴广...[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井陉之战
背水一战,韩信破赵---井陉之战
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中汉大将韩信指挥的,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对赵军的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在这次战役中,韩信以不到3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阵斩赵军主将陈余,活捉赵王歇,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
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大破刘邦,这使得许多诸侯纷纷背...[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成皋之战
楚汉战争的终局---成皋之战
成皋之战,始于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于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它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即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在这场战争中,刘邦及其谋臣武将注意政治、军事、经济多方面的配合,将正面相持、翼侧迂回和敌后骚扰等策略加以巧妙运用,调动、疲惫、削弱直至战胜...[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汉和亲
苟安与羁縻政策的产物---西汉和亲
“汉匈和亲”,是西汉政府对匈奴的最主要策略,影响深远。中国历史上的和亲之举,最早始于西汉王朝。它是在美人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西汉初年,刘汉王朝刚刚建立,历经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数年的楚汉相争之后,社会经济受到惨重破坏,人民嗷嗷待哺,国库已经空虚。而此时北方匈奴军事力量却日益强大起来,不断发兵南下汉境抢掠骚扰。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刘邦亲率33万大军北击匈奴,结...[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对西汉稳定的贡献---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吴楚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的一次诸侯王国的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胶西王卬。吴王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
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诸吕当权以及汉文帝刘恒继统等政治事件,加剧了这一矛盾。七国之乱的导火线,则是汉景帝刘启采纳晁错的《削藩策》,削夺王国土地。
...[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文景之治
西汉强盛的开端---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盛世”。它为人们带来的那段温馨的日子,为历代史家所讴歌。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母为薄姬。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诸吕作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是文帝太子,母为窦皇后。公元前157年即位,...[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
秦汉之际,遭秦始王焚书坑儒政策摧残的儒家逐渐抬头,陈胜、吴广起义后,有些儒生参加了反秦斗争,如孔子后裔孔甲一度为陈胜的博士。西汉初年,著名儒生叔孙通被任为太常,协助汉高帝制订礼仪。惠帝四年(前191年)废除《挟书律》,进一步促使诸子学说复苏,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比较活跃,其中儒、道两家影...[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汉武帝反击匈奴
是后匈奴远遁,从此漠南无王庭--汉武帝反击匈奴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成功地抗击了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扰,进一步巩固了西汉新兴的封建政权。
匈奴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在秦代,匈奴曾一度为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有十多年不敢南下。秦朝覆灭后,匈奴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之机再度崛起。在其骁勇善战的领袖冒顿单于统率下,四面出击,汉朝初年,已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势强盛。东面打败了东胡,...[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