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牛李党争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牛李党争

唐代后期连续四十余年的朋党之争---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高官争权的现象,文宗曾有“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牛李党争使本来腐朽衰落的唐王朝走向灭亡。 牛李党争的开始是由进士考试而起。 唐宪宗在位时期,有一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人才,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在考卷里批评了朝政。考官认为两个人符合选择的条件,便把他们推荐给唐宪宗。这件事传到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的父亲)的耳里。李吉甫见牛僧孺、李宗闵批评朝政,揭露了他的短处,对他十分不利。于是李吉甫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个人(牛僧孺、李宗闵)与考官有私人关系。宪宗信以为真,就把几个考官降了职,牛僧孺和李宗闵也没有受到提拔。谁知这件事却引致朝野哗然,争为牛僧孺等人鸣冤叫屈,谴责李吉甫疾贤妒能。迫于压力,唐宪宗只好于同年将李吉甫贬为淮南节度使,另任命宰相。这样朝臣之中分成了两个对立派。但此时李德裕、牛僧孺尚未进入朝廷供职,所以派系斗争色彩尚不浓厚。 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进士考试。由... [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牛李党争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会昌灭佛

教派斗争在党争的淤涡中浮沉---会昌灭佛 在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三武”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一宗指周世宗柴荣。“会昌灭佛”就是指唐武宗在会昌年间的毁佛活动。 “会昌灭佛”是佛教与封建国家发生经济上的矛盾冲突、佛教与道教争夺宗教上的地位的斗争的结果。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西汉末年。它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魏晋以前为输入时期,东晋南...[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黄巢起义

给唐王朝以毁灭性的打击---黄巢起义 从大中十三年(859年)裘甫浙东起义开始,到中和四年(884年)黄巢起义失败结束,历经25年,席卷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江苏、福建、两广、两湖、陕西等12省,沉重地打击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世族门阀势力和唐未藩镇势力,唐朝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势力衰微,各地藩镇势力兴起,唐廷与地方藩镇之间进行了长期集权与分权斗争。朝廷内部宦官专权,政治腐败,...[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朱温代唐

唐王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朱温代唐 在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文化最发达的莫过于唐朝了。从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到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前后近三百年时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法律等方面都有了最辉煌的时期。但到了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登基之后,唐王朝也走到了转折时期。前期的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贤臣,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唐朝经济展...[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五代十国的分裂

唐代中叶藩镇割据的延续与发展----五代十国的分裂 五代十国出现于公元十世纪前期和中期,是唐代中叶后藩镇割据局面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的过渡。 五代是指中国北方先后出现的五个封建王朝:后梁(907一923年)、后唐(923—936年)、后晋(936—946年)、后汉(947—950年)、后周(951—960年)。这53年中,更换了14个皇帝。他们都建国于华北地区,有类北朝时的北魏...[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尽失天险,自毁长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唐朝在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下更加衰弱,907年,朱温最后取代唐朝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演化为五代十国的分裂混战局面。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最频繁的一个时期,实行的是军阀强权政治。割据一方的藩镇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在时机成熟时,他们就推翻朝廷,取而代之,建立自己的王朝。同时在王朝内部,为争夺皇位而内讧,父子相杀、兄弟相杀的事件层出不穷...[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高平之战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由弱转强的开端---高平之战 高平之战是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也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它最终以周世宗大获全胜而告终。 五代后汉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知远死后,汉隐帝即位。隐帝即位几年以后,对于几个执政的顾命大臣感到不满,皇帝的宠臣也乘机在隐帝面前进言,要诛杀这几个大臣。隐帝于是不顾太后的劝阻,在后汉乾佑三年,趁大臣朝见的机会,伏兵杀死了杨斌、史弘...[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契丹立国

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在北方---契丹立国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以游牧为主。全族分为八个部落,各有经选举产生的“大人”(即酋长)。大约在唐代初年,契丹族已经形成了由八部联合组成的部落联盟。八部“大人”推举一人做联盟首领,称为可汗。可汗以旗鼓为权力的标志,一三年一任,期满重选。可汗虽由选举产生,但一般总是某一强大家族的成员,唐代前期是大贺氏,后期转为...[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征服者为被征服者的文明和文化所征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尖锐,北魏统治集团与各族人民的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青、齐、洛、豫、冀、秦、雍、徐、兖等州相继发生起义,北方边镇一带反抗逃亡频繁。北魏统治集团与汉族地方豪强的矛盾、北魏统治集团内部,封建中央集权与旧部落显贵的矛盾也十分尖锐。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地深入地改革。孝文帝就承担并且实施了...[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北魏各族人民大起义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赞歌---北魏各族人民大起义 魏孝文帝于499年死后,他的后继者的生活日益腐朽,政治日益黑暗,阶级矛盾尖锐化,终于引发了各族人民大起义,主要有六镇起义、河北起义以及山东起义和关陇起义。 六镇起义。六镇是沿长城一线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今内蒙古五原东北)、怀朔(今固阳东北)、武川(今武川西土镇)、抚冥(今四子王镇东南)、柔玄(今兴和台基庙东北)、怀荒(今河北张北县境)。是...[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侯景之乱

引狼入室,南朝从此衰落不振--侯景之乱 南朝后期,门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士族已经变为一个失掉统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阶层,对于任何政治风浪的冲击,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码的应变能力。而侯景之乱的发生,是对梁朝后期腐统治的沉重一击,南朝从此衰落不振。 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正月的一天晚上,梁武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北朝的刺史、太守都来向南梁王朝投降。这当然只是他日思夜想造成的幻梦。第二天上朝,他就把这...[ 查看全文 ]
2012-11-22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知识点 中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中考作文技巧 中考压轴题 中考奥数 中考数学试卷 中考分数查询 中考历史真题 中考语文试题 中考满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