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南坡之变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南坡之变
元廷内部的军事政变---南坡之变
延佑七年(1320年)正月二十一日,仁宗去世。二十四日,大子硕德八刺奉皇太后答己之命罢免中书右丞相伯答沙,以铁木迭儿为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复相后,立即着手报复政敌。
他先是诬谄中书省参议韩若愚有罪,请求处以极刑。太子知道韩若寓冤枉,拒绝了这一请求,但慑于答己大后和铁木迭儿的淫威,不得不将韩若愚革职。二月,又先后把不依附于自己的中书平章赤斤铁木儿,御史大夫脱欢、中书平章李孟、兀伯都刺、阿礼海牙等罢官、夺爵、降职。四川行省平章赵世延曾弹劾过铁木迭儿。这时,铁木迭儿便唆使人诬告他有罪,同时又暗示他只要"咬"出同党就可以得到高官厚禄。赵世延严辞拒绝。铁木迭儿便给他加上"违背诏书"、"大不敬"等罪名,拟处死刑。英宗明知冤枉,但也只敢说赵世延犯罪是在大赦之前,应该有所宽大。铁木迭儿要求追究当年和赵一起弹劾过自己的人。英宗仍以这些事发生在大赦之前,不应该追究来搪塞。铁木迭儿一再要求处死赵世延,英宗就是不同意。于是,负责审讯的官员为了讨好铁木迭儿,千方百计地折磨赵世延,企图使他因不堪凌辱而自杀。不料赵世延即不招供,也不自杀。铁木迭儿只好将他长期关押狱中。英宗救下了赵世延。
铁木迭儿在诛除政敌的同时,大批提拔亲信,把江浙行省左丞相哈律(一写黑驴)、陕西行省平章赵世荣提...
[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南坡之变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红巾军起义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红巾军起义
元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极端尖锐化,终于导致了元末农民起义。这次起义规模大、时间久,以红巾军为主力的农民起义军沉重打击了元朝在全国各地的统治,为朱元璋最后推翻元朝创造了条件。
元朝后期,以蒙古贵族为主的统治阶级,对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他们疯狂地兼并土地,把广阔的良田变为牧场,如大臣伯彦得赏赐土地就达2万顷。大地主“广占土地,驱役佃户”...[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北宋统一战争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北宋统一战争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突然一病而死,宰相范质受顾命扶助柴荣幼子柴宗训继立为恭帝。这时恭帝年仅7岁(一说5岁),后周出现了“主少国疑”的不稳定局势,一个由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策划的军事政变计划正在酝酿着。
翌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后周执政大臣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杯酒释兵权
强干弱枝,巩固中央集权---杯酒释兵权
“强干弱枝”的干指树木的主干,枝指树木的末枝。中国古代常用「“干枝”来譬喻事物,如天干地支之“干支”即由干枝而来。宋初之强干弱枝,则以干指中央尤其是皇帝,以枝形容地方,意即加强中央实权、削弱地方势力。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宋太祖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宋辽战争
激战幽云,结盟澶州---宋辽战争
北宋自立国之始,便与辽处于战争状态之中。公元975年宋辽通和。979年,北宋在按照先南后北、统一中国的战略削平南方诸国后,移兵进攻依附于辽的北汉。辽出兵援助北汉。该年三月,宋军在白马岭(今山西盂县北)大败辽援军耶律沙、塔尔部,辽军败退,不能再出兵援救北汉。五月,北汉降宋。至此,各割据政权都被削平,收复幽云便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
公元979年六月,平定北汉后,宋太...[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杨家将抗辽
满门忠勇,流芳百代---杨家将抗辽
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已达800多年,它主要是叙述北宋名将杨业及其子孙们抗击北方辽朝和西夏统治者侵扰中原的事迹。其中杨业、杨延昭、杨文广都有一定的历史事实作依据,但是大量的故事情节,却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塑造出来的。
杨业(?——986年),原名重贵,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人。他的父亲杨信在后汉曾任麟州刺史。杨业青少年时代为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的部属...[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澶渊之盟
以财物换取和平---澶渊之盟
宋辽战争长达25年,其目的在于争夺燕云十六州。由于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契丹本部地区发达。因此契丹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重视,他们把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应的许多官职,视为腹地,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对峙的北方,成为大辽帝国。
从中原王朝来看...[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王小波 李顺起义
北宋建国后不久的一次农民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王朝是通过军事政变夺得政权的,因而统治者一开始就公开纵容大地主进行兼并,土地迅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唐末的黄巢农民大起义,从中原到江南,横扫了大半个中国,但没有进入四川,这里的封建势力没有受到冲击,生产关系比其他地区落后。农民,特别是佃农所受的剥削压迫十分苛重。后蜀统治时期,四川境内绝大多数土地为豪强地主所占有,80%左右的人口属于贫苦农民。...[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党项建国
一个与宋辽鼎立的西夏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党项建国
西夏(公元1038-1227年)是羌族的一支党项所建的国家。党项又称党项羌,原居于今青海及四川西北部,八、九世纪时受吐蕃压迫,逐渐徙居至今宁夏、甘肃和陕北地区。早期党项分为八部,以拓跋部最强。唐代,拓跋部又分为东山、平夏两部。东山部居住庆州(今甘肃庆阳),平夏部分布在夏州(今陕西靖边)、银州(今陕西绥德北)。唐末,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因助唐平黄巢...[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的前奏曲---庆历新政
北宋王朝自建立到宋仁宗庆历年,已经统治了80余年,其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财政危机日益加深。宋初以来,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竟相兼并土地,造成“势官富姓,占田无限”的严重局面。土地集中的过程,就是农民们倾家破产、流离失所的过程。同时,宋初一些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策和措施,逐渐转化成为它的对立面,“冗官”、“冗兵”和“冗费”与日俱增,使宋封建国家陷于积贫积...[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王安石变法
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最高潮---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终于掀起一次更大的变法活动。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其父王益做过几任州县长吏,王安石在青少年时期随父亲到过许多地方,对宋朝的社会问题有一些感性认识。庆历四年(1...[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