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太平军北伐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太平军北伐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革命是19世纪中叶爆发的反封建反侵略的伟大的农民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战时军费7千万元和对外赔款2千多万元,全部都加到了广大农民和其他生产者身上。又由于各级官吏的层层盘剥和地主阶级转嫁摊派,农民的实际负担数倍于明文规定的提税。再加上银价上涨及连年水旱灾害,大批人民衣食无着,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因之农民的反抗风起云涌,遍及全国,其中尤以两广和湖南斗争最为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爆发了。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领2万多名群众在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作“太平军”,洪秀全被拥立为“天王”。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今蒙山县),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确定了纪律,整顿了队伍,改阴历为天历,初步建立了革命政府。
金田起义一爆发,清政府立即派来军队镇压,清军包围了永安。太平军在永安待了半年,就突围而出,于1852年4月离开广西进入湖南。当时湖南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太平军发布了《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谕救一切天生天养》等文告,明确提出了推翻清王朝的战斗号召,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投营报效者“日以千计”,...
[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太平军北伐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二破江南大营
太平天国战争史上的得意之笔——二破江南大营
太平军于1858年下半年取得二破江北大营与三河镇大捷两次重大胜利之后,初步扭转了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的危局,遏止了湘军长驱直入的攻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天京和安庆受围困的局面,战争形势有了较明显的好转。1859年洪仁到达天京后进行的某些革新,又使太平天国的政治局面有一定的改进。在这种形势下,太平天国领导人决心摧毁长期围困天京的江南大营,确保天京安全。
185...[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安庆保卫战
关系太平天国命运的关键一战——安庆保卫战
太平军取得二破江南大营之战胜利后,安徽战场的形势却非常严重。湘军乘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常之机,大举向东进犯,进围安庆。从1860年9月到1861年9月,太平军和湘军在安庆周围展开了长达一年的争夺战,最后安庆失守。太平天国的军事形势由此日趋恶化。
安庆是天京上游的重要门户,安庆的得失,对太平天国后期战争的全局关系极大。湘军统帅曾国藩深知攻取安庆的意义,...[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天京保卫战
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天京保卫战
天京保卫战是太平军为保卫首都天京,在1862年至1864年进行的防御作战。安庆失守后,陈玉成受到革职处分,坐守庐州,1862年5月放弃庐州北走寿州,被地主团练头子苗沛霖诱捕送往清军胜保大营,6月4日在河南延津遇害,年仅26岁。陈玉成的牺牲和庐州的失陷,使太平军在皖北的防务瓦解。太平天国只能依靠李秀成等新开辟的苏浙根据地支撑危局。
湘军攻陷安庆后,曾国藩即设大营于此...[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合侵略中国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资产阶级对清朝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这次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此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向外侵略扩张,以便寻找新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资产阶级原以为凭借《南京条约》就可以迅速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巨额利润。但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社会结构没有改变,对外国商品的进入...[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火烧圆明园
万园之园的毁灭——火烧圆明园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英国资产阶级以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资料记载,1850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比1844年还少了75万英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强抵制...[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辛酉政变
近代中国走向屈辱的渊薮——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又称“北京政变”,是在1861年由慈禧和恭亲王奕所发动的取权之变。1860年9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京城震动。咸丰皇帝急忙带着他的皇后钮祜禄氏(后来的慈安太后)和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后来的慈禧太后)以及一班亲信,逃亡到热河去,由恭亲王奕欣留下来向侵略者求和。奕欣费尽周折,最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因此得到侵略者的欢心。当时清政府的实权并不掌握在奕欣...[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边疆危机
19世纪中叶的警钟——边疆危机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日本和德国的崛起,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队伍。日本经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德国于1870—1871年的对法战争获胜,国内也实现了统一。日、德两国很快就扮演着与英、法、俄、美并驾齐驱的资本主义强国的角色。在此期间,资本主义列强为了扩大市场、倾销商品和争夺原料产地,加紧...[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镇南关大战
中法战争史上的最大一役——镇南关大战
镇南关大战是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军的一次战斗。
1884年8月23日,福建水师在马尾海战中全军覆没,打破了清政府苟且偷安的迷梦。8月26日,清政府向法国宣战,命令陆路各军迅速向越南进兵,沿海各地加强戒备,严防法军侵入。中法战争在海上和陆路同时展开。
海上战场。1884年10月,法国舰队进犯台湾,强占基隆。台湾守军在刘铭传指挥下退守...[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康熙帝抗击沙俄
中国东北版图的奠定---康熙帝抗击沙俄
康熙(1654—1722年,爱新觉罗·玄烨)是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自1662年到1722年君临天下61年。历史上所说的康熙——乾隆“升平盛世”是这时开创的,有清260多年的统治也是在这期间奠定的。康熙与法兰西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1661—1715年)和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大帝(1682—1725年)正是同时,同样引起人们的重视。
康熙帝当政61年,在...[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俄尼布楚条约
近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
1686年冬,雅克萨停战后,中俄两国立即准备派使谈判,划分中俄东段边界。当时,沙俄由于在西方同波兰争夺乌克兰,进行了多年战争,和土耳其、瑞典的关系也很紧张;国内人民不断起义,兵疲财乏,困难重重,没有力量再派兵到远离欧洲的黑龙江流域大规模作战。沙俄政府为了缓和远东方面的紧张局势,确定了暂时避免同中国发生武装冲突,设法同中国建立贸易关系,谋取商业利益。所...[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