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元里抗英斗争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元里抗英斗争

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反侵略斗争——三元里抗英斗争 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郊人民自发的武装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1841年5月下旬(清道光二十一年四月上旬),奕山与英国侵略者订立屈辱的《广州和约》。广州人民目睹英国的侵略暴行和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和卖国,自发地起来抗击侵略,保卫国土。 三元里位于广州城北2.5公里,贴近泥城、四方炮台,是一个有几百户居民的村落。1841年5月27日,义律和陆军司令卧乌古纵容英国侵略军,带着武器在这一带行凶作恶。他们到处奸淫虏掠,杀人放火,又抢粮食,又宰猪牛,甚至盗掘坟墓,从棺材里劫取殉葬品。当地人民深受其害。其中泥城、西村、三元里、萧冈一带村落受害最深。于是各乡绅民便利用旧有的社学形式自动组织起来,“集众公盟”,联合保卫身家田园,开展打击英军骚扰的正义斗争。 鸦片战争前,广州附近原有不少“社学”。社学起源于明初,它原是封建士大夫的教育、集合场所,清朝中叶以后逐渐演变为由地主士绅所控制,由当地农民为乡勇的武装机构。它的职能是维护地方封建秩序,对封建政府的军队起着某种辅助作用。但它不是官办的,而是民间的机构。在广州城北一带,就存在着十几个这样的社学,其范围包括了80余乡。 英军的侵略暴行,不但使劳动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也给地主士绅带来损害,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和爱国... [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元里抗英斗争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南京条约》的签订

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即中英《江宁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1942年8月29日(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臻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汉华丽”号(又译作“臬华丽”或“康华丽”)上签订。 它宣告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马克思指出:这个条约“是在炮口的威逼下订立的”(《马...[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太平军北伐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革命是19世纪中叶爆发的反封建反侵略的伟大的农民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战时军费7千万元和对外赔款2千多万元,全部都加到了广大农民和其他生产者身上。又由于各级官吏的层层盘剥和地主阶级转嫁摊派,农民的实际负担数倍于明文规定的提税。再加上银价上涨及连年水旱灾害,大批人民衣食无着,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因之农民的反抗风起云涌,遍及全...[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二破江南大营

太平天国战争史上的得意之笔——二破江南大营 太平军于1858年下半年取得二破江北大营与三河镇大捷两次重大胜利之后,初步扭转了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的危局,遏止了湘军长驱直入的攻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天京和安庆受围困的局面,战争形势有了较明显的好转。1859年洪仁到达天京后进行的某些革新,又使太平天国的政治局面有一定的改进。在这种形势下,太平天国领导人决心摧毁长期围困天京的江南大营,确保天京安全。 185...[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安庆保卫战

关系太平天国命运的关键一战——安庆保卫战 太平军取得二破江南大营之战胜利后,安徽战场的形势却非常严重。湘军乘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常之机,大举向东进犯,进围安庆。从1860年9月到1861年9月,太平军和湘军在安庆周围展开了长达一年的争夺战,最后安庆失守。太平天国的军事形势由此日趋恶化。 安庆是天京上游的重要门户,安庆的得失,对太平天国后期战争的全局关系极大。湘军统帅曾国藩深知攻取安庆的意义,...[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天京保卫战

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天京保卫战 天京保卫战是太平军为保卫首都天京,在1862年至1864年进行的防御作战。安庆失守后,陈玉成受到革职处分,坐守庐州,1862年5月放弃庐州北走寿州,被地主团练头子苗沛霖诱捕送往清军胜保大营,6月4日在河南延津遇害,年仅26岁。陈玉成的牺牲和庐州的失陷,使太平军在皖北的防务瓦解。太平天国只能依靠李秀成等新开辟的苏浙根据地支撑危局。 湘军攻陷安庆后,曾国藩即设大营于此...[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合侵略中国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资产阶级对清朝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这次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此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向外侵略扩张,以便寻找新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资产阶级原以为凭借《南京条约》就可以迅速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巨额利润。但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社会结构没有改变,对外国商品的进入...[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火烧圆明园

万园之园的毁灭——火烧圆明园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英国资产阶级以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资料记载,1850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比1844年还少了75万英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强抵制...[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辛酉政变

近代中国走向屈辱的渊薮——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又称“北京政变”,是在1861年由慈禧和恭亲王奕所发动的取权之变。1860年9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京城震动。咸丰皇帝急忙带着他的皇后钮祜禄氏(后来的慈安太后)和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后来的慈禧太后)以及一班亲信,逃亡到热河去,由恭亲王奕欣留下来向侵略者求和。奕欣费尽周折,最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因此得到侵略者的欢心。当时清政府的实权并不掌握在奕欣...[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边疆危机

19世纪中叶的警钟——边疆危机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日本和德国的崛起,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队伍。日本经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德国于1870—1871年的对法战争获胜,国内也实现了统一。日、德两国很快就扮演着与英、法、俄、美并驾齐驱的资本主义强国的角色。在此期间,资本主义列强为了扩大市场、倾销商品和争夺原料产地,加紧...[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镇南关大战

中法战争史上的最大一役——镇南关大战 镇南关大战是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军的一次战斗。 1884年8月23日,福建水师在马尾海战中全军覆没,打破了清政府苟且偷安的迷梦。8月26日,清政府向法国宣战,命令陆路各军迅速向越南进兵,沿海各地加强戒备,严防法军侵入。中法战争在海上和陆路同时展开。 海上战场。1884年10月,法国舰队进犯台湾,强占基隆。台湾守军在刘铭传指挥下退守...[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历史真题 中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中考英语话题作文 中考录取线 中考压轴题 中考化学试卷 中考饮食 中考人数 中考时间安排 中考地理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