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八国联军入侵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八国联军入侵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八国联军入侵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拼命掠夺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断反抗,终于在1900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这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的爱国武装斗争运动,它首先从山东兴起,很快就发展到直隶(今河北)、天津、北京、山西、东北以及全国许多地方。义和团英雄们高举反帝斗争大旗,手持大刀长矛,到处焚毁教堂,驱逐侵略者。
帝国主义各国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一方面感到惊恐不安,一方面却认为这是入侵中国的极好机会。于是,西方列强纷纷制造出兵镇压义和团和瓜分中国的舆论。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这场反帝斗争,德、日、俄、法、英、美、意、奥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侵华联军,直接进行武装干涉。
1900年4月6日,英、法、美、德四国驻华公使联合发出通牒,以出兵“平乱”胁迫清政府,限令在两个月内“剿除”义和团,不然就派出水陆各军代为“剿平”。为了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英、法等八国于5月28日一致决定,以“保护使馆”为名,派兵进入北京。西方列强还分别照会清政府,“不论中国政府的态度如何,各外国公使已决定调兵来北京”。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慈禧太后竟下谕同意洋兵进京。
第一批侵华联军440余人于5月...
[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八国联军入侵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辛丑条约》的签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辛丑条约》的签订
《辛丑条约》即《辛丑议定书》或《辛丑各国和约》。1901年9月7日(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奕、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英、俄、德、法、美、日、意、西、荷、比、奥11国公使,在最后议定书上签字。1901年是夏历辛丑年,所以最后议定书又称为《辛丑条约》。
早在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以前,慈禧太后为了勾结帝国主义以对付义和团...[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清末新政
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端倪——清末新政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在人民革命斗争面前,外国侵略者要求清政府不仅要成为俯首贴耳的奴仆,而且要成为统治中国人民的有力工具。于是,帝国主义列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改变当时的无能状态。而清朝统治者也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发生动摇,国家机器——政府和军队已不能完全应付当时的局势,财政也成千疮百孔之势。因此,修补国家机器...[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亚洲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简称同盟会。由孙中山倡导,以兴中会和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及中国留日学生,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1904年,华兴会、光复会策划长沙起义败露,迫使很多革命志士流亡到日本。他们深感各革命团体的分散活动不利于革命运动的展开。1905年7月,孙中山从欧洲来到日本,受到各革命团体、革命留学生和爱国华侨的热烈欢...[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黄花岗起义
一次震动全球的城市起义——黄花岗起义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已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孙中山先生为杰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1905年8月,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在同盟会的领导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以推翻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武装起义,1911年4月爆发的黄花岗起义就是其中...[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的前奏曲——保路运动
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渐增长,收回铁路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
早在1903年9月,清政府为了推行“新政”,允谁招商局集商股成立铁路、矿务、工艺、农务等项公司。此后,各省的铁路公司陆续成立,商办铁路开始兴建。1903年,新任四川总督锡良,在四川人民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奏请自办川汉铁路,并于次年成立了“川汉铁路公司”。随着各省铁路公...[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郝经南囚
万言修好通南北,一片赤诚付东流——郝经南囚
郝经(1223——1275):字伯常,陵川(今山西晋城)人。在元忽必烈时先后做过昭文馆大学士、司徒、等职,受封冀国公爵位。郝经家世业儒,其祖父郝天挺系金末元初大儒元好问之师。郝经本人,则深受元好问的影响。
郝经反对“华夷之辨”,而推崇“四海一家”的思想,主张天下一统,结束自唐朝末年以来的分裂状态,但又反对不同族群之间的等级观点。郝经又主张凡事不必尽都师法...[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殖民者在1840—1842年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战争以清朝失败而告结束。从此,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下的封建国家。清朝统治者对内顽固坚持传统的专制统治,不思改革,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日益落在世界文明的后面。和清朝日...[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元里抗英斗争
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反侵略斗争——三元里抗英斗争
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郊人民自发的武装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1841年5月下旬(清道光二十一年四月上旬),奕山与英国侵略者订立屈辱的《广州和约》。广州人民目睹英国的侵略暴行和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和卖国,自发地起来抗击侵略,保卫国土。
三元里位于广州城北2.5公里,贴近泥城、四方炮台,是一个有几百户居民的村落。1841年5月27日,义律和陆军司令卧乌古纵容英...[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南京条约》的签订
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即中英《江宁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1942年8月29日(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臻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汉华丽”号(又译作“臬华丽”或“康华丽”)上签订。
它宣告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马克思指出:这个条约“是在炮口的威逼下订立的”(《马...[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太平军北伐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革命是19世纪中叶爆发的反封建反侵略的伟大的农民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战时军费7千万元和对外赔款2千多万元,全部都加到了广大农民和其他生产者身上。又由于各级官吏的层层盘剥和地主阶级转嫁摊派,农民的实际负担数倍于明文规定的提税。再加上银价上涨及连年水旱灾害,大批人民衣食无着,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因之农民的反抗风起云涌,遍及全...[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