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白登山之围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白登山之围

从此匈奴的名字响彻中华大地——白登山之围 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匈奴都是困扰中原王朝的一个头疼的难题。而这种困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并且派遣大军收复河套以后,从某种程度上似乎减轻了。但是情况随着秦末农民战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匈奴进入强盛时期。秦末汉初,匈奴趁机重占河套地区,并经常下掠夺,威胁中原。汉朝建立以后,公元前200年,匈奴骑兵向南进攻。刘邦挟胜利之军出击匈奴,反而被冒顿率领的骑兵围困在白登山,经过七天七夜,才得以解围,从此汉朝陷入与匈奴和亲的境地,被迫将公主嫁给匈奴;而从此以后几百年中,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深刻地影响了中原王朝的各个角落。这个战役就是白登山之围。 楚汉相争,匈奴就趁机一步一步向南打过来。汉高祖的时候,匈奴的冒顿单于(音mòdúchányú,冒顿是人名)带领了四十万人马包围了韩王信(原韩国贵族,和韩信是两个人)的封地马邑(今山西朔县)。韩王信抵挡不了,向冒顿求和。汉高祖得到这个消息,派使者责备韩王信。韩王信害怕汉高祖办他的罪,向匈奴投降了。 冒顿占领了马邑,又继续向南进攻,围住晋阳。汉高祖亲自赶到晋阳,和匈奴对敌。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十月,刘邦亲率32万大军,攻打投靠匈奴的韩信,在铜靼(沁县一带)大破韩军,... [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白登山之围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汉窦宪破北匈奴之战

毕其功于一役,终结北匈奴——东汉窦宪破北匈奴之战 东汉窦宪攻稽洛山北匈奴之战发生于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六月,止于永元三年(公元91年)二月。汉军统帅窦宪统率汉与南匈奴联军,经3个阶段作战,终于彻底打败了北匈奴。 窦宪简介 窦宪(?—92年),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权臣,窦融曾孙,章德皇后兄。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以外戚拜为郎,迁侍中,不久又升为虎贲中郎将,日益受到宠...[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仓颉造字

中国文字的起源——仓颉造字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汉字,是怎幺造出来的? 研究汉字的起源问题,在国内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先秦传说造字者为仓颉,《旬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隋唐征高句丽

中原王朝对高句丽的数次征伐——隋唐征高句丽 从唐朝开始,来自东北方向的侵略,比起其它的少数民族的侵扰,就要致命得多。在隋朝的时候,中华帝国东北部崛起了一个地区强国——高句丽。高句丽强迫自己周围的一些小国家臣服自己,逐渐成为东北地区的霸主。不但如此,高句丽还插手中国的统一事业。这一切,都成为后来隋炀帝和唐太宗、唐高宗屡次征伐高句丽的原因。 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北部,开皇十八年(598年),高句丽王元进攻...[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马尾海战

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的惨痛的一页——马尾海战 马尾海战是中法战争期间,法国海军在福州马尾港袭击中国福建海军的一次作战行动。由于清朝的腐败无能,福建海军在这次作战中全军覆没,写下了中国近代海军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中法战争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正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急速转化,西方列强争夺殖民地和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更趋激烈。早在18世纪后期,在和英国争夺北...[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甲午平壤之战

中国势力退出朝鲜半岛——甲午平壤之战 19世纪9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争夺殖民地和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为了推行称霸世界的既定国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邻近的朝鲜和中国,在1894年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平壤之战就是战争初期中日两国之间在朝鲜平壤地区进行的一次重要战斗。 日本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野心由来已久。从...[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黄海海战

中国近代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黄海海战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按原定作战计划,准备在黄海寻歼中国北洋海军。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在黄海北部海域相遇,遂爆发了中国近代海军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海战,给中日战争尔后的进程带来了重大影响。 1894年7月,中日两国军队齐集朝鲜,战争迫在眉睫。7月中旬,日本海军主力舰艇在佐世保军港集结,成立联合舰队(由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合编而成,伊东祐亨任司令官...[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山东半岛之战

北洋海军的终结——山东半岛之战 山东半岛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另一个主要战场,从1895年1月21日日军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到2月17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历时近1个月,中经白马河前哨战、南帮炮台争夺战和刘公岛保卫战,最后以威海卫海军基地的失陷和北洋海军的覆没而告结束。 日本侵略者在1894年11月底攻占了旅顺口北洋海军基地之后,扩张野心更加膨胀,决心扩大侵略,完成大本营的预定目标——进军山海关,直逼直隶平...[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马关条约》的签订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是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这次战争发生在1894年7月(清光绪二十年六月)到1895年3月(二十一年二月),历时8个月。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称为甲午战争。 掌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和李鸿章其实从战争一开始就不打算使战争继续下去,但他们找不到办法使日本同意停战。在战争进行了两个月的时候,慈禧太后重新...[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清末台湾军民抗日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清末台湾军民抗日 台湾军民的抗日之战,从1895年4月20日开始,到10月21日日军占领台南府,历时6个月。他们团结一致,协同抗敌,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中国神圣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全国哗然,立即掀起了反对割地赔款,要求继续抗战的浪潮,...[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戊戌变法

失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是发生在1898年(农历戊戌年)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它像一块巨石,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死水塘中。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开明绅士的政治要求走上历史舞台,主张在不动摇封建阶级统治的前提下,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 ...[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真题 中考物理试卷 中考作文技巧 中考语文答案 中考数学答案 中考大纲 中考英语试卷 中考物理答案 中考历史答案 希望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