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17世纪企图颠覆日本的中华海盗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17世纪企图颠覆日本的中华海盗

明代实行海禁,在以前历代王朝都不曾有的。它开了个很坏的先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客观地推动了沿海海盗活动猖獗的形成,这时亚洲东部沿海简直成为了海盗天堂不有日本海盗西洋海盗东南亚海盗还有许多中国海盗,他们有时也相互勾结侵扰东亚及东南亚沿海。其中颜思齐、郑芝龙就是其中的代表。 颜思齐(?-1625年9月),字振泉,一字枢泉,福建漳州海澄人,十七世纪东亚海上的知名海盗。曾以台湾作为基地,是早期的台湾开拓者之一,西洋人昵称之Pedro China(中国的彼得)。颜思齐精于武艺,早年因遭宦家之辱,杀其仆人而逃往日本。在日本数年之后,家境逐渐富裕,又仗义疏财,广交豪杰,号称日本甲螺(海盗头目)。当时的华人至日本经商,多至长崎,而长崎的华商之中,又以福建泉州晋江人的船主杨天生与颜思齐最要好。颜思齐又与杨天生、郑芝龙、李德、洪升、陈衷纪等二十六人结拜,为其首。 郑芝龙(1604年-1661年),号飞虹、飞黄,小名一官,天主教名尼古拉(Nicholas),中国福建泉州府南安县石井乡人,明朝末年以华南、台湾及日本等地为活跃舞台的商人、军人、官员兼海盗,以所经营的武装海商集团著称,发迹于日本平户,为明郑势力的滥觞。在欧洲文献中,则以“Iquan”(一官)闻名于世;“Quon”、“Iquon”、“I... [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17世纪企图颠覆日本的中华海盗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为何秦国重要谋士多非秦国人

简述为何秦国重要谋士非秦国人(苟伟 内江师范学院历史系) 摘要:回望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使得天下狼烟四起。最终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北击匈奴、南征越族、建立了无比辉煌的丰功伟绩。从这一系列的丰功伟绩来看,自然是与秦国历代君主的雄心壮志分不开,与秦国士兵的英勇奋战分不开,与秦国的政治经济分不开,更是与秦国历代谋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略分不开。但我们纵观历史史书,会很...[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建康保卫战

公元554年,也就是南朝梁承圣三年十月初九,西魏柱国于谨、宇文护,大将军杨忠领兵五万,进兵江陵。次年正月初二,江陵陷落。梁元帝旋即被杀,年四十七岁。 江陵朝廷覆灭之后,二月,年仅十三岁的晋安王萧方智在建康被王僧辩和陈霸先立为梁王。梁朝的危亡重任,落在了王、陈二人的肩上。此时北齐趁虚而入,文宣帝把寒山之役俘获的梁贞阳侯萧渊明立为梁朝“皇帝”,派上党王高涣送他南还,并写信要求王僧辩迎接。对这样无理的要...[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宋越熙宁战争

中国宋朝和越南李朝的战争——宋越熙宁战争 宋越熙宁战争,是宋神宗熙宁年间发生在中国宋朝(北宋)和越南李朝之间的一场战争。至今这场战争还没有准确的叫法。中国所著的《越南通史》中,称这场战争为“11世纪末中越之战”。也有单独称呼两场战役“邕州之战”、“富良江之战”的。相对于980年宋朝第一次出兵交趾,在越南此役被称为“第二次抗宋战争”。关于这场战争现在中越双方各执一词,无法判断究竟哪方最后取得胜利。 ...[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大非川之战

大唐和吐蕃的首次大会战——大非川之战 大非川之战,一场犹如魔戒般的史诗之战,一场英雄对英雄、战神对战神的荡气回肠之战,一场大唐和吐蕃在冰川雪域上进行的殊死之战,就这样上演了…… 公元670年四月(唐咸亨元年),吐蕃大举入侵西域,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合于阗联手陷龟兹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唐被迫罢安西四镇。 这样,大唐再不出兵也不可能了。当时在朝鲜战场上声名赫赫,又被誉为“三箭定天山”的神...[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满蒙联盟

塞牧虽称远,姻盟向最亲——满蒙联盟 清朝人张穆所撰写的《蒙古游牧记》中,载有乾隆皇帝巡幸科尔沁部时所写的这样一首诗:“塞牧虽称远,姻盟向最亲。嗣徽彤管著,绵泽砺山申。设候严喧沓,清尘奉狩巡。敬诚堪爱处,未忍视如宾”。在这首诗中,乾隆皇帝对历代姻亲的科尔沁部蒙古王公贵族,不忍以臣子和宾客相看,似乎很有一家人的感情。这表明了清朝皇室与内蒙古科尔沁部蒙古封建主密切的联姻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与发展,几乎伴...[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灭郑夏之战

大唐定鼎的决定一战——灭郑夏之战 大唐武德三年七月,唐军在李世民的率领下,出关进攻王世充。王在刘武周、宋金刚被歼灭时就已预料到唐将以郑为下一个目标,因此早已做好了动员准备。按照当时唐郑的军事对比,郑虽然稍弱,但胜在本土作战,又采守势,原本应该会出现比较惨烈的拉锯场面,不料才一开战,王世充的局面就迅速恶化,郑国各地守将竟然纷纷不战而降。七月,张公瑾降;八月,邓州降;九月,田瓒以所部25州降,时德睿以...[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赵破匈奴之战

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赵破匈奴之战 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赵边将李牧率军大规模反击奴匈(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东部)的重要围歼战。 赵惠文王末年,北方匈奴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时常南下赵境骚扰,成为赵国大患。赵孝成王即位后任命李牧驻守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和雁门(今山西右玉南),防备匈奴入侵。李牧到任后,按边防需要调整官吏,使适于战备;将地方收入用为军费,改善官兵生活...[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白江鏖兵

白江,亦称白江村,系高丽半岛上的熊津江(今韩国之锦江)入海处形成的一条支流。 在我国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都想统一半岛,但又都无力消灭对方,于是便向东西邻国寻求援助,先后分别于大唐和倭奴建立了外交关系。高句丽在秦汉时代是隶属于我汉朝的辽东地方政府,李唐有意将它收复,故它靠拢倭奴(注:即当时的日本);新罗因与倭奴结怨,故和唐王朝亲近;百济与倭奴的关系较为密切,加...[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里克之死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里克之死 谋废立,功成身亡——里克之死 曲沃武公灭晋侯缗两年后去世,儿子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献公有子八人,其中太子申生、重耳、夷吾三人最贤,颇受国人称赞。 献公五年(前672年)晋国攻伐骊戎后得到骊姬两姐妹,两人貌美如花,都受到献公宠爱,尤其是骊姬,更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献公十二年骊姬生奚齐,二十五年其妹生卓子(左传称卓,史记称悼)。骊姬因受到献公宠爱,便想立自己的儿子...[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明朝禁海令

中国历史从此走向了错误的轨道——明朝禁海令 所谓明朝禁海,是指明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始于明初,有明一代虽时张时弛,但直至明末,未曾撤销。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除允许部分国家或部族通过“朝贡”的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永乐、成化年间对官吏私通番国的贸易比较宽容。正德、嘉靖年间官僚豪强多与商人勾结,逃避禁令,与葡萄牙人进行非法贸易,有的勾结倭寇,构成了有明一代...[ 查看全文 ]
2012-11-23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物理试题 中考物理压轴题 中考历史真题 中考物理题库 中考满分作文800字 中考地理答案 中考政治真题 中考满分作文700字 中考物理试卷 中考英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