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被追认的齐文襄帝
北齐王朝的奠基者之一 被追认的齐文襄帝 高澄 高澄比起父亲高欢和弟弟高洋名气都小多了,以至有人认为他是个饭桶(这个帽子给高澄的侄儿高纬还差不多,高澄就不敢当)。其实他是个相当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他执政的两年间,内平侯景,南挫大梁,还生擒了西魏的大将王思政。 童年 高澄是高欢的长子,自幼聪颖过人,连教授他的老师都相当佩服。当然学问再好都不妨碍王子们成为垃圾历史人物,比如南朝唐宋那些文艺之君。高澄有时候对文艺也流露了和这些亡国之君一样的兴趣。比如他喜欢蔡邕的八分体隶书,派人把国宝熹平石经从洛阳运送到邺城(有点像魏代的花石纲),结果运送途中,码头塌了,大部分石经掉落到水里。运到的一些,后来的执政者不好这个,也不加保护,据说被拿去盖房子了。高澄和文艺之君的根本区别就是他只是附庸风雅而已。而且他会背诵的仁义道德,也就是挂在嘴里的口号。骨子里,他流着胡人野蛮放荡的血。 高澄约10岁的时候,当时高敖曹不满大哥高乾投向高欢,送了女人衣物给大哥,表明自己的不服高欢的态度。高欢让高澄去见敖曹,高澄以子孙礼相待,最后敖曹和他一起去拜见高欢,敖曹从此忠心耿耿为高欢尽力,最终战死。从这件事情看得出,小小年纪的高澄没有给高欢丢脸,起码表现了一定的气度,让高敖曹信服高欢。想象如果高澄是个哭哭啼啼的小屁孩,高乾和高欢... [ 查看全文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被追认的齐文襄帝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辅佐孝文帝改革的宗室领袖和北魏名相
元澄 元澄这个名字,也许大家并非耳熟能详,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谁也不会忘记北魏孝文帝那场著名的汉化改革。这场改革,不仅使北魏这个由拓拔鲜卑少数民族组建的政权在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上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的政权形式,而且在民族融合、文明发展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孝文帝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他是在一批智士谋臣的支持与配合下完成这千秋大业的。宰相元澄,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功臣。 少年挂...[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