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豪放不羁的诗豪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一猛将
李存孝
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天下无双,勇力绝人。记得罗贯中的《残唐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里面曾经描述李存孝与大梁名将王彦章的第一次会面,王彦章接不住李存孝五招,尽管是演义,但也足见其勇。
李存孝(?~894年),代州飞狐(今河北涞源)人。本名安敬思。《旧五代史列传五·李存孝传》中记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
李克用在代北掠地时遇到他...[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晚唐两大杰出诗人之一 李商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晚唐两大杰出诗人之一
诗到晚唐,愈写愈难,好诗几乎作尽——宛如时至晚深秋,东风无力,百花凋零。倘路过李商隐的花圃,却还是红绿点点,菊香满园。斯人独自坐于夕阳下,怀想昨夜星辰,追忆逝水华年,满腹哀伤,轻轻吟出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发出无比伤感的隐语。其时夕照虽佳,然大唐诗林里薄雾弥漫,透出末世的忧伤,越发朦胧凄美。
公元851年某日,四十岁的李商隐收到了东川节度使...[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终失晚节的隋朝宰相
初堪大任,终失晚节的隋朝宰相
苏威
苏威,字无畏,京都附近武功(今陕西武功)人。他出身名门,饱读诗书,少有盛名,被北周大冢宰宇文护招为女婿后步入政坛,平步青云。杨坚篡周后,经高颖推荐,苏威出任隋宰相(尚书右仆射),与高颖共掌朝政。高颖被杀、文帝驾崩后,苏威复出又辅佐炀帝。他仕隋二朝,在辅政立法、劝谏等方面确有不少功绩,但其晚年随波逐流,不保前志,亦给世人留下讥笑的话柄。
少年老成 因妻而荣
苏威的...[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恃才傲物的隋朝开国重臣
多谋善断,恃才傲物的隋朝开国重臣
李德林
李德林,字公辅,博林安平人,于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祖父李寿,曾任湖州(今浙江湖州)户曹从事。父亲李敬族,历任太学博士、镇远将军,并于北魏孝静帝时出任内校书,参予朝廷机密。富贵安逸的家庭环境使李德林从小就有机会饱读史书,并在达官贵人中显示自己的才华,为日后的飞黄腾达铺平了道路。
少年神童 以孝闻名
李德林从小就聪慧机敏,尤其记忆...[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德高望重的初唐宰相
处事谨当,德高望重的初唐宰相
高士廉
位高权重 慎行如一
唐朝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正月的一天,京师长安崇仁里的一座简朴的私宅内传出阵阵哭声。这家的主人因病去世,管家连忙派人飞马入宫,禀告当朝皇帝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闻听此讯,悲痛欲绝,吩咐手下人速备车马,要亲自前往吊唁。司空房玄龄一听说李世民要亲往吊唁,大惊失色。因为李世民这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服用丹药,按照传统的说法,服丹药时严禁沾染丧葬之...[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荣辱参半的盛唐名相
名扬海内,荣辱参半的盛唐名相
张说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登基称帝,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的身份君临天下。为笼络天下人心,她派使者四处搜罗贤士,四方之士来京应制的有1万多人。武则天驾临洛阳城南门,亲自主持考试,气氛热烈而且庄重。一名24岁的青年聪明博学,脱颖而出,在应对策问中名列天下第一。其对策不仅言辞优美,而且品评时政,一语中的:“昔三监玩常,有司既纠之以猛;今四方咸服,陛...[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拥晋灭魏的西晋宰相
结党营私 拥晋灭魏的西晋宰相
贾充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魏晋时平阳郡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是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
两征曹臣
贾充的父亲是魏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逵。贾充少孤,后袭父爵为侯,官拜尚书郎、典定科令,兼度支考课,以后又累迁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春,魏镇东将军(镇寿春)毋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兴兵征讨魏执政大臣、大将军司马师。贾充跟随司马师与州刺史邓艾...[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图有其表的西晋名士宰相
王衍
一提到魏晋时代,人们总是会想到魏晋风度。想象中那该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名士们衣着潇洒,神情悠然,手挥尘尾,口中妙谈玄言,举止洒脱不羁,既超然物外而又深情款款。这些都是在历来的礼法社会中所渴望而又难以做到的。所以魏晋风度成了人们精神的桃花源,一种理想的个性飞扬的境界。
然而很多人忘了,这是一个战乱的时代。三国鼎立的硝烟刚刚成为过去,五胡十六国的战乱又接踵而来。在这样一个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魏...[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力助前秦统中国北方的一代名臣
王猛
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早已被八王之乱弄得焦头烂额的西晋王朝,在人民大起义和内迁各族上层分子割据争雄的连天烽火之中寿终正寝了。在此前后,中国北方开始陷入十六国纷争的泥淖,而南方立足未稳的东晋政权也处于风雨飘摇的险境。就是在这幅杂乱无章、硝烟弥漫的历史画面上,出现了一代名臣王猛的身影。
扪虱谈天下
王猛,字景略,明帝太宁三年(325年)生于青州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在他出生前二年,...[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北齐亡国佞相
和士开
北齐帝国是北朝后期的鲜卑化政权,它的前身即是鲜卑化的汉人高欢所建立的东魏。本来鲜卑族汉化已是北魏以后北方的大趋势,但高氏魏齐政权却是反汉化的政权,朝野上下,鲜卑化气息非常浓厚。这是因为高氏靠六镇(北魏初为防御柔然,在北方设置的六个军镇)军人起家,文治不足,因而,出现了许多荒诞的现象。北齐诸帝大多昏庸,荒淫无耻。而上行下效,朝廷出现了一大批奸佞小人,如穆提婆、和士开、高阿那肱等人,专权弄事,...[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