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雄冠群僚的中唐名相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江淮之王
杜伏威
隋末各路农民起义中,势力最大的有三家,第一是瓦岗翟让、李密,第二是河北窦建德,第三就是江淮杜伏威了。杜伏威是齐郡章丘县人,自幼与辅公佑交好,二人为刎颈之交,江淮军就是他俩一同创立的。
与前二者相比,杜伏威的出身最为贫苦,翟让是小公务员,李密是世袭蒲山公,窦建德也算是个小土豪,杜伏威不同,他无财无势,是彻底的贫农出身。杜伏威的起义与贫穷直接有关,杜家贫无以唯生,他的好朋友辅公佑挺身而出,偷了...[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骨葬南溟的大唐名相
功成北阙,骨葬南溟的大唐名相、李党领袖
李德裕
“内官传诏问戎机, 载笔金銮夜始归。万户千门皆寂寂, 月中清露点朝衣”,这首诗描述了李德裕繁忙的宰辅生活,展现了李德裕生活的一个侧面。通常,史书都把李德裕归于文官一类,殊不知,他做过兵部侍郎和太尉,是个不折不扣的发号施令的武人,“万古良相”是时人对他中肯的评价。李德裕,字文饶,出身于著名的士族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他的祖父李栖筠,当过御史大夫,他的...[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豪放不羁的诗豪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豪放不羁的诗豪
刘禹锡
时下交通发达,旅行团生意火爆,天涯海角,桂林山水,九寨风光,诸如此地,风光旖旎,动辄就有几万人的旅行军团,成群结对,不远万里,飞行穿梭于异地风光,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然而在千年之前的唐朝,这些风景区,却是贬谪官员们为之心惊胆战之地。
史载,“永贞革新”的主将韦执谊,因为害怕南谪,与同事研究国家大事时,连岭南的地图也不敢看,“每至岭南州,执谊遽令...[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一猛将
李存孝
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天下无双,勇力绝人。记得罗贯中的《残唐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里面曾经描述李存孝与大梁名将王彦章的第一次会面,王彦章接不住李存孝五招,尽管是演义,但也足见其勇。
李存孝(?~894年),代州飞狐(今河北涞源)人。本名安敬思。《旧五代史列传五·李存孝传》中记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
李克用在代北掠地时遇到他...[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晚唐两大杰出诗人之一 李商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晚唐两大杰出诗人之一
诗到晚唐,愈写愈难,好诗几乎作尽——宛如时至晚深秋,东风无力,百花凋零。倘路过李商隐的花圃,却还是红绿点点,菊香满园。斯人独自坐于夕阳下,怀想昨夜星辰,追忆逝水华年,满腹哀伤,轻轻吟出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发出无比伤感的隐语。其时夕照虽佳,然大唐诗林里薄雾弥漫,透出末世的忧伤,越发朦胧凄美。
公元851年某日,四十岁的李商隐收到了东川节度使...[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终失晚节的隋朝宰相
初堪大任,终失晚节的隋朝宰相
苏威
苏威,字无畏,京都附近武功(今陕西武功)人。他出身名门,饱读诗书,少有盛名,被北周大冢宰宇文护招为女婿后步入政坛,平步青云。杨坚篡周后,经高颖推荐,苏威出任隋宰相(尚书右仆射),与高颖共掌朝政。高颖被杀、文帝驾崩后,苏威复出又辅佐炀帝。他仕隋二朝,在辅政立法、劝谏等方面确有不少功绩,但其晚年随波逐流,不保前志,亦给世人留下讥笑的话柄。
少年老成 因妻而荣
苏威的...[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恃才傲物的隋朝开国重臣
多谋善断,恃才傲物的隋朝开国重臣
李德林
李德林,字公辅,博林安平人,于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祖父李寿,曾任湖州(今浙江湖州)户曹从事。父亲李敬族,历任太学博士、镇远将军,并于北魏孝静帝时出任内校书,参予朝廷机密。富贵安逸的家庭环境使李德林从小就有机会饱读史书,并在达官贵人中显示自己的才华,为日后的飞黄腾达铺平了道路。
少年神童 以孝闻名
李德林从小就聪慧机敏,尤其记忆...[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德高望重的初唐宰相
处事谨当,德高望重的初唐宰相
高士廉
位高权重 慎行如一
唐朝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正月的一天,京师长安崇仁里的一座简朴的私宅内传出阵阵哭声。这家的主人因病去世,管家连忙派人飞马入宫,禀告当朝皇帝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闻听此讯,悲痛欲绝,吩咐手下人速备车马,要亲自前往吊唁。司空房玄龄一听说李世民要亲往吊唁,大惊失色。因为李世民这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服用丹药,按照传统的说法,服丹药时严禁沾染丧葬之...[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荣辱参半的盛唐名相
名扬海内,荣辱参半的盛唐名相
张说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登基称帝,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的身份君临天下。为笼络天下人心,她派使者四处搜罗贤士,四方之士来京应制的有1万多人。武则天驾临洛阳城南门,亲自主持考试,气氛热烈而且庄重。一名24岁的青年聪明博学,脱颖而出,在应对策问中名列天下第一。其对策不仅言辞优美,而且品评时政,一语中的:“昔三监玩常,有司既纠之以猛;今四方咸服,陛...[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拥晋灭魏的西晋宰相
结党营私 拥晋灭魏的西晋宰相
贾充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魏晋时平阳郡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是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
两征曹臣
贾充的父亲是魏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逵。贾充少孤,后袭父爵为侯,官拜尚书郎、典定科令,兼度支考课,以后又累迁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春,魏镇东将军(镇寿春)毋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兴兵征讨魏执政大臣、大将军司马师。贾充跟随司马师与州刺史邓艾...[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