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力助清朝统一全国的摄政王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
和坤
和坤(1750-1799年),满族人。他巧言佞色,曲意承迎,又办事利落,甚得乾隆帝欢心,官职屡升,充户部尚书、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兵部尚书,后为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公。
和坤为政妒贤贪财,督察办案时全凭己意。《清史稿》载:“和坤柄政久,善伺高宗(即乾隆帝)意,因以弄窃作威福,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纳贿者则为周旋,或故缓其事,以俟上怒之霁。”他安排乾隆帝游江南,捞取金银珠宝以饱...[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坚决抵抗西方侵略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
人物小结:虎门销烟功臣,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闽侯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等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历任三朝 无力回天的清末皇族重臣
奕
恭亲王奕(1832——1898年),道光帝六子,咸丰帝异母弟。他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名王重臣,洋务运动的首领,为中国近代工业创始和中国教育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他是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建议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正式外交机关,使清朝外交开始步入正轨并打开新局面。他积极出谋献策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挽救清朝的危局,迎来同治中兴。然而他命运坎坷,他支持慈禧太后北京政变,得到了委以重任的报答,但随即而...[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赞同变法的帝王之师
翁同龢
翁同龢,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松禅、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卒后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法家第一。当时...[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毁誉参半的顾命大臣
张之洞
张之洞,字孝达,字芗涛(或香涛),1837年出生于直隶南皮(今河北宁津)一个官僚地主家庭,1909年年8月21日病逝,享年七十三岁。
张之洞是清末洋务派官僚首领。他的父亲张瑛,字又甫,号春潭,历任知县知州。张之洞自幼能读书,他父亲聘请名儒给他授课,所以九岁时他已读完四书五经,十四岁张之洞就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二十六岁(同治二年)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得授翰林院编修。
1867年张之洞...[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倡导洋务 建立北洋的清末重臣
李鸿章
一曲震撼千古的《登幽州台歌》,让我们在感受天地浩茫、岁月匆匆而无穷、个人之脆弱孤渺的同时,更预感到诗史上空前绝后的光荣时代之将临。杜甫称赞他:“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高度肯定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
陈子昂(661—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少年时代曾闭门读书,博览经史百家,树立了远大的政治抱负。24岁举进士,上书论政,得到武...[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宣统帝的生父 清末摄政王
载沣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这是清末宣统年间监国摄政王载沣在辞去摄政王之职后,在王府鉴意轩所写的一副对联。生性淡泊、忠厚懦弱的载沣在归隐后只有“身安茅庐隐,性定菜根香”的想法。也许在承平时代,他可以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太平王爷,但时事弄人,在风雨飘零的清末最后三年里,他幸运地世袭为醇亲王,也正是由于王爷的特殊身份,时运又把他推上了历史舞台,让他扮演了一位既无力回天又无可奈何的大清王朝替罪羔羊的角色—...[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行娼嫉私的明末首辅
托严正义,行娼嫉私的明末首辅
温体仁
明朝末年最后一位皇帝是崇祯帝朱由检。他在位十七年,内阁大学士像走马灯一样的换来换去,前后达50人次。但有一个人却在频繁的人事变动中稳居内阁首辅要职达八年之久。这个人就是温体仁。
温体仁(公元1573—1638年),字长卿,浙江乌程归安(今吴兴县)人。他出身于地主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学修养较深。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温...[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忠于慈禧的清末权臣
后党中坚,维新劲敌,忠于慈禧的清末权臣
荣禄
戊戌政变前,在康有为与荣禄等重臣进行的一次针锋相对的辩论中,荣禄曾先发制人,说过一句“祖宗之法不可变”。这出自荣禄之口的一句话,表明了当时其对维新运动的态度和立场。同时,这种态度和立场代表了西太后的意志,表明后党是维新派的劲敌,而荣禄则是其中坚。正是由于后党对维新派的镇压,最终导致了为挽救民族危机而兴起的“富国图强”的维新运动的失败。
投靠慈禧
荣禄(...[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痴心报国的东林党中坚
力战阉逆,痴心报国的东林党中坚
杨涟
杨涟(1572~1625),字文孺,号大洪,湖广应山(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累官至左副都御史,东林党人。他忠耿赤诚、直言敢谏,曾与左光斗等反对李选侍、拥立明熹宗,后又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使权奸震恐。他虽然最终被阉党所害,但他的身上迸射出了一个忧国嫉邪者的璀璨光辉;而这样的人竟含冤屈死,也可见得明王朝气数已尽。
后起之秀 力保太子
杨涟的青年时代正是东林...[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