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藩之乱反复不定的清初骁将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冤死狱中的抗倭名将
功在东南,冤死狱中的抗倭名将
胡宗宪
从古至今,对于统治者来讲,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最需要的,但是德才兼备又谈何容易。如果一个人才干突出,能力非凡,但品行上不够光明磊落,这个人值不值得肯定呢?回顾明代抗倭功臣胡宗宪的一生,这个问题就无法回避。
南倭北虏,明朝中叶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尤其是历时多年的抗倭斗争更给这段历史打上了鲜明的印记,同时也使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走上了历史的前台,胡宗宪就是其中很有代...[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明末杰出的爱国将领
死留碧血欲支天,明末杰出的爱国将领
张煌言
海楼空挥泪。叹三番雄师北伐,虎头蛇尾。试问封疆何日复,怕是而今已矣!念往事思如潮水。数万儿郎成新鬼,决天河莫洗神洲耻。戎幕策,剩追悔。
残秋岭上曾遥祭。雾沉沉风号雁唳,此情谁会?塞外双城犹死守,望断天涯日暮。欲解救睢阳无计。休论前朝兴亡事,最伤心弱宋和金史。千古恨,《黍离》耳!
都说明朝不养士,但明未刘子政的一篇《贺新郎》让天下文人热血贲张。不管国家如何...[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一生反复更甚吴三桂的明末屠夫将军
李成栋
李成栋曾经参加明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绰号“李诃子”,长期跟随李自成的部将高杰(绰号“翻山鹞”),后来随高杰投降南明,弘光时任徐州总兵。1645年,高杰在睢州被许定国刺杀(事见高杰之死),清兵南下时,李成栋奉高杰的妻子邢氏投降了清朝。李成栋这个人是个极为复杂的人物,一生反复的大起大落,比吴三桂有过之而无不及。
嘉定三屠
清军占领南京后,清军基本上已经控制了江南。多尔衮在接到攻占南京的捷报后,...[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明代世袭镇守云南的幸运将军
沐英
少读《鹿鼎记》,韦爵爷骂小郡主“臭小娘”,只抱着可笑可乐的心情。后来才知道,天真纯善的沐剑屏出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超长贵族世家。
明开国以来,明太祖针对可能威胁其皇位的开国功臣们,从“胡惟庸奸党案”到“蓝玉奸党案”,政治谋杀持续十多年,被卷进杀死的各色官吏约五万人,到朱元璋死时,所封的九个公爵、五十四个侯爵除了没威胁的两三个,全部消失了。但凡事总有例外,例如明太祖养子沐英。
沐英(1...[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清末南疆的中流砥柱
清末南疆的中流砥柱,黑旗军领袖
刘永福
在越南老街,这里有一位被越南人民供奉的“圣人”,他就是在中国清末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极富传奇色彩的黑旗军统帅,民族英雄刘永福。
从水手到农民军将领
刘永福原籍广西博白县,因家中贫穷不堪,他的父亲把家迁到广东钦州(现属广西)防城司属古森洞小峰乡。1837年,刘永福就出生在这里。后来,他们又举家迁移到广西上思州。
刘永福天资聪颖,善于动脑筋,很小就学会了一些谋...[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南明抗清名将
凛凛孤忠志独坚,手持一木欲撑天,南明抗清名将
李定国
史书中对李定国的评价是“骁勇超逸,更称万人敌“。但他的身份真要一句话准确地定位起来却比较的困难,因为他曾是明朝末年反抗明朝的农民军大西军的著名将领,后来又为了抗清而拥戴了南明政权,被封为晋王,为南明战斗到最后一息。在明朝末年就已经有人写过一首诗来怀念李定国,诗文是这样的:
凛凛孤忠志独坚,
手持一木欲撑天。
磨盘战地人犹识,
磷火常同日色鲜。 ...[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抗清复台的明末民族英雄
孤臣逆子,抗清复台的明末民族英雄
郑成功
大江东去千万年,多少风流人物被风吹浪淘尽。然而,有一位英雄的名字,非但没有褪色,反而在时光的推移中愈发光彩夺目。他就是享誉中外的历史人物郑成功。郑成功不一般的身世造就出他坚贞、大义的性格,成就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书写“精忠报国”的壮丽人生。
郑成功原名郑森,他的祖籍是福建南安石井乡。他的父亲郑芝龙原是海盗商人,明朝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郑芝龙到日本...[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显赫一时的西陲大将军
显赫一时的西陲大将军,雍正帝的重臣
年羹尧
凡看过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朋友,都一定会对年羹尧留下深刻印象。这位显赫一时的年大将军曾经屡立战功、威镇西陲,满朝文武无不服其神勇,同时也得到雍正帝的特殊宠遇,可谓春风得意。但是不久,风云骤变,弹劾奏章连篇累牍,各种打击接踵而至,直至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92条,赐自尽。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将军最终落此下场,实在令人扼腕叹息。那么,历史上的年大将军究...[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明末清初的辽东名将
可歌、可泣、可悲、可悯明末清初的辽东名将
祖大寿
孤城独立剑生光,一度烽尘一断肠。渐觉所为皆逆世,岂宜有道任粗狂。
旧山无意抚宁远,大国幽弱惧杀伤。但见袁公终不见,暗垂珠泪负兴亡。
这首从诗的角度而论乏善可陈的七律为明末清初的著名将领祖大寿所作,之所以能够留传下来,估计主要是充分反映了当时戍边将士的心境吧。
如果研究明亡清兴的历史,祖大寿绝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这位名震一时的沙场老将一生可谓多姿...[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兵败萨尔浒的明辽东经略
抗倭援朝,兵败萨尔浒的明辽东经略
杨镐
杨镐(?~1629),明末将领。字京甫,号凤筠,商丘(今河南商丘)人。他缺乏军事才能,又不能敢作敢当,而是勾结朝臣、弄权营私、讳败为胜。他指挥抗倭援朝的蔚山之战以失败告终,虚耗国力甚巨,大伤明朝元气;他指挥反击后金的萨尔浒之战又大败而归,从而彻底逆转了明清在辽东的攻守之势,从此明军在辽东就只有招架之功,再无还手之力了。
宦海沉浮、抗倭援朝
杨镐于万历八年(1...[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