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帝王列传 豫章王(萧栋)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帝王列传 简文帝(萧纲)
简文帝,名萧纲(公元503——551年)。字世缵,小字六通,武帝第3子,侯景把武帝饿死后,立他为帝,在位2年,被侯景派人活活闷死,终年49岁,葬于庄陵。
萧纲,曾被封为晋安王,公元531年被立为太子,侯景于公元549年5月把武帝饿死后,于同月立他为帝,萧纲称帝后,侯景专权,事无大小都由侯景裁决,他不敢通告诸王来除去侯景,只能经常哭泣,听天由命。
公元551年8月,侯景为了篡位,派死党带兵进...[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帝王列传 临贺王(萧正德)
临贺王,名萧正德(公元?—548年),字公和,粱武帝养子,侯景包围粱武帝后,立他为帝,在位半年,又为侯景所绞杀,葬处不明。
萧正德,武帝侄,临贺王萧宏之三子,武帝无子时,曾收他为养子,并立为太子,后武帝有了亲生儿子,就废除了他太子称号,为此他一直怀恨在心,处心积虑的想谋取皇位。
公元548年10月,侯景叛变,率军到达长江北岸,武帝急忙派萧正德去防守长江,保卫建康,侯景以立他为帝作诱饵,派人诱使萧正...[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帝王列传 梁武帝(萧衍)
武帝,名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南齐高弟萧道成族弟,雍州刺史,先后杀南齐东昏侯,和帝,后自立为帝,南齐亡,粱朝开始,在位48年,被东魏降将包围,活活饿死,终年86岁,葬于修陵。
萧衍,小字练儿,南兰陵人,生于秣陵同夏里,为萧道成族弟,南齐皇族,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他与沈约,谢脁等文士交游,号称竟陵八友,后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公元501年,乘南齐内部骨肉相残,与宗室萧颖胄等攻入...[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帝王列传 陈后主(陈叔宝)
后主,名陈叔宝(公元553—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长子,宣帝病死,他击败二弟的争夺而继位,在位7年,国亡被俘,后病死,终年52岁,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邙山。
陈叔宝,生于江陵,宣帝在位时被立为太子,宣帝死后,陈叔宝的二弟叔陵同他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帝位的斗争,还在宣帝死前一天,叔陵就准备动手除掉陈叔宝,命令医官将切草药的刀磨快备用,第二天,宣帝刚咽气,叔陵就大叫,快拿剑来,左右莫名其妙,以...[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帝王列传 陈宣帝(陈顼)
宣帝,名陈顼(公元530—582年),小字师利,字绍世,废掉废帝陈伯宗后继位,在位14年,病死,终年53岁,葬于显宁陵。
陈顼,昭烈王李道谭次子,文帝弟,废帝叔,袭父封为昭烈王,后改封安成王,公元568年废帝被废黜,于公元569年正月即位,改年号为太建。
公元573年,陈顼出兵北伐,大败北齐军于吕粱,攻占淮南,如乘胜追击,很可能攻灭衰败的北齐,进而统一中国,但是,陈顼仅图划淮河自守,苟安江表,坐失...[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帝王列传 陈废帝(陈伯宗)
废帝,名陈伯宗(公元552—570年),字奉业,小字药王,陈文帝长子,文帝病死后继位,在位2年,被废黜后病死,终年19岁,葬处不明。
陈伯宗,文帝在位时被立为太子,文帝于公元566年4月病死,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光大。
公元568年11月,安成王陈顼以陈伯宗个性懦弱不堪担当大任为由,发动政变,用慈训太后名义下诏废黜陈伯宗,降封为临海郡王,迁回藩邸居住,公元570年4月,陈伯宗病死。...[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帝王列传 陈文帝(陈蒨)
文帝,名陈蒨(公元?----566年),字子华,陈武帝侄子,武帝病死后继位,在位7年,病死,葬于永宁陵。
陈蒨,昭烈王陈道谭长子,原为武帝侄子,后为武帝收为养子,封为临川王,武帝于公元559年6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天嘉。
陈蒨继位不久,萧粱的残余势力联合北齐进攻建康,他组织军民击退敌军,并乘胜收复江州,后又击退北周军队的进攻,在国内他的威望甚高。
公元566年4月,陈蒨病...[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帝王列传 陈武帝(陈霸先)
武帝,名陈霸先(公元503—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小吏出身,原任萧粱征虏将军,后废粱敬帝而称帝,在位3年,病死,终年57岁,葬于万安陵。
陈霸先,吴兴长城人,乡里小吏出身,以镇压交州农民起义有功而升任江西督护,高要太守,公元549年在广州起兵,受湘东王萧绎(元帝)节制,与王僧辩一起攻灭侯景,任征虏将军,公元554年,元帝被俘杀后,他与王僧辩在建康扶立萧方智为太宰,同年袭杀王僧辩,立萧...[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帝王列传 孝武帝(元脩)
孝武帝,名元脩(公元510—534年),字孝则,孝文帝孙,高欢废元朗后,立他为帝,在位3年,被宇文泰毒死,终年25岁,葬于永陵。
元脩,广平王元怀三子,曾被封为平阳王,高欢于公元532年4月废元朗后,于同月戊子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太昌。
元脩即位后,由于高欢威权震主,时时威胁到他的地位,日夜思虑如何除去高欢,但因力量单薄,没有能力实现,公元534年,元脩逃出洛阳,西奔长安,投靠另一大将军宇...[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帝王列传 安定王(元朗)
安定王,名元朗(公元513—532年),字仲哲,北魏皇族章武王第三子,节闵帝堂弟,被高欢拥立为帝,在位2年,又被高欢废黜毒杀,终年20岁,葬于邺效外。
元朗,公元531年10月被高欢在信都立而为帝,以与尔朱世隆控制的节闵帝相抗衡,改年号为中兴。
第二年4月,高欢攻入洛阳后,元朗也迁洛阳,高欢杀尽尔朱氏后,感到元朗的世系太远,无号召力,又于公元532年4月,在废黜元恭的同时,废黜了元朗,降封...[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