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清朝八旗的姓氏介绍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明代的四大奇书
明代人曾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为“四大奇书”。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三国演义》诞生于元末明初,由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演义》的结构以蜀汉矛盾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情节,既保证了前后发展的一贯性...[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古代的“800里加急”有多快?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
在文学作品中,对此有精彩描写:“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创建
1874年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实际用在购置军舰款项只为每年一百万两),加快建设海军。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北洋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负...[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明军与日军的战船
明朝水师综述
明朝水军实力在东征时是世界上非常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可以列前七位,嘉靖到万历年间,仅仅在江浙一带,战船的型号就达到了二十一种,如果加上福建和两广,型号更是繁多。
随着火器的大量应用,海军战术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抗倭名将俞大猷适时提出“海战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由此可见,明代的海战很早就进入了近代的模式。在嘉靖年间,明军的战船一半以上的战斗...[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明军与日军的火炮
万历年间明军装备的火炮,分为两部分介绍,一是各式火炮性能,二是佛郎机炮详述。
一各式火炮性能
[1]虎蹲炮:是明代中叶将军炮之一(明代将一些较大的炮封为将军),创制于嘉靖年间。这种炮身长2尺,重36斤,上加铁箍,并配备铁爪、铁绊。发射前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好。每发装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1个重30两的大石子或大铅子压住,用于杀伤敌密集队形。
[2]迅雷铳:近似近代多管式机关枪。能连发...[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历史上的黑人雇佣军
明清时期,大量黑人来华。尤其是葡萄牙人东来,带来了许多黑人,主要来自非洲,还有印度和马来亚的黑褐色人种,他们开始在中国繁衍生息。1554年澳门开埠,作为中国最早对欧洲开放的贸易港口,澳门逐渐成为华洋杂居之地。其中,黑人在澳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有荷兰人带来的黑人,《明史.和兰传》就记载荷兰人“其所役使名乌鬼。入水不沉,走海面若平地。"
当时黑人给中国人的第一观感,除惊人...[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清朝官制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集各种权力于一身的皇帝,总结历史上各朝代的经验,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大臣权利,以防权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别于以前各朝的官制。
内阁:明朝时为了进一步集权而不设宰相、中书省等机构,宰相的权利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来处理国家政务。清朝继承了这一做法,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即宰相的别称,但实权则由军机处掌握,在军机处任职的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统称大...[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胡惟庸案件
明太祖是农家出身的,对农民生活多少有点了解。他即位以后,也注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告诫地方官员说:“现在天下刚刚安定,百姓财力困乏,好像初飞的鸟,不能拔它的毛;新种的树,不能摇它的根。”他要官员们廉洁守法,不能贪赃枉法,加重人民负担。以后,他又招集流亡农民,开垦荒地,免除三年的劳役和赋税;要各地驻军屯田垦荒,做到粮食自给。他还兴修水利,奖励植棉种麻。所以,明朝初年的农业生产有了很明显的发展。新建...[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清王朝剃发易服的“十从十不从”政策
清王朝采纳了明朝遗臣,被人称为“从明从贼又从清,三朝元老大忠臣”的金之俊的建议,实行了“十从十不从”的措施规定:
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儒从僧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婚姻不从,国号从官号不从,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
一、男从女不从:男子剃头梳辫子,女子仍旧梳原来的发髻,不跟旗人女子学梳两把儿头或燕尾头。(清代满人称旗人,汉人称民人,但旗人不完全等同满人,除满八旗之外,...[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曹雪芹与七个王府的关系
一、曹雪芹与礼王府
礼亲王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他是清朝开国之勋之一,“四大贝勒”之首。天命元年封和硕贝勒,崇德元年封和硕兄礼亲王,是清朝宗室中资格很老的“铁帽子”亲王。曹家与礼亲王家族有着特殊的姻亲关系,曹雪芹的姑姑——曹寅之女曹佳氏,当初是由康熙皇帝亲自指配给代善的长子岳託的后代平郡王纳尔苏为福晋的。出于这种关系,曹雪芹格外注重这家王府,在小说中安排了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荣国府元老荣国公...[ 查看全文 ]